作者简介 | 第1-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3页 |
§1.1 引言 | 第17-19页 |
§1.2 化学蒸气发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9-32页 |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 | 第20-22页 |
·紫外光化学蒸气发生 | 第22-27页 |
·微波诱导和超声诱导蒸气发生 | 第27-28页 |
·等离子体诱导蒸气发生 | 第28-32页 |
§1.3 原子发射激发源的研究现状 | 第32-41页 |
·流动式液体电极放电 | 第34-38页 |
·电解液阴极辉光放电 | 第34-36页 |
·液体进样-大气压辉光放电 | 第36-37页 |
·交流驱动的液体电极放电 | 第37-38页 |
·静态式液体电极放电 | 第38-41页 |
·毛细管放电 | 第38页 |
·液体电极芯片放电 | 第38-39页 |
·纳米电晕放电 | 第39-40页 |
·液体电极等离子体-原子激发源 | 第40-41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第二章 液体阴极放电等离子体诱导碘蒸气发生方法的研究 | 第43-54页 |
§2.1 前言 | 第43-4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仪器装置 | 第44页 |
·试剂和样品 | 第44-4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SCGD放电参数优化 | 第46-50页 |
·碘的蒸气发生效率 | 第50页 |
·干扰效应 | 第50-51页 |
·分析特性 | 第51-52页 |
·样品分析 | 第52-5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液体阴极放电等离子体诱导汞蒸气发生及汞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 | 第54-66页 |
§3.1 前言 | 第54-5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仪器装置 | 第55-56页 |
·试剂、标准溶液和流动相 | 第56-57页 |
·样品及前处理过程 | 第5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5页 |
·汞蒸气发生参数的优化 | 第57-59页 |
·三种汞形态的蒸气发生效率 | 第59页 |
·HPLC-SCGD-AFS体系分离汞形态 | 第59-61页 |
·分析特性 | 第61-62页 |
·汞形态分离方法的应用 | 第62-64页 |
·SCGD诱导蒸气发生的机理探讨 | 第64-6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液膜介质阻挡放电微等离子体发射源测定微量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方法研究 | 第66-77页 |
§4.1 前言 | 第66-6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7-69页 |
·仪器装置 | 第67-68页 |
·分析过程 | 第68-69页 |
·试剂和样品 | 第6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9-76页 |
·光谱特性 | 第69-70页 |
·实验参数优化 | 第70-73页 |
·分析特性 | 第73-75页 |
·样品分析 | 第75-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9页 |
综述一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和纳米金标记的ICP-MS免疫法测定HIV-1型p24抗原 | 第99-110页 |
·前言 | 第99-100页 |
·实验部分 | 第100-102页 |
·实验仪器 | 第100页 |
·试剂材料 | 第100页 |
·缓冲溶液 | 第100-101页 |
·免疫流程 | 第101-10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06页 |
·纳米Au标记链霉亲和素稀释比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生物素标记抗p24多抗稀释比的影响 | 第103页 |
·免疫特异性研究 | 第103-104页 |
·分析特性 | 第104-106页 |
·应用 | 第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