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引起水稻白穗的原因 | 第10-12页 |
·由气候因素引起的白穗 | 第10页 |
·虫害引起的白穗 | 第10-11页 |
·病害引起白穗 | 第11-12页 |
·水稻遗传因素 | 第12页 |
·镰孢菌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种概念下的镰抱菌分类 | 第12-15页 |
·近年来我国镰孢菌属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镰孢菌属真菌分类研究展望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6页 |
·材料 | 第18页 |
·供试菌株 | 第18页 |
·供试水稻的种植 | 第1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8-21页 |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21页 |
·病原菌分离培养试剂 | 第19页 |
·DNA提取试剂 | 第19页 |
·PCR反应试剂 | 第19页 |
·电泳试剂 | 第19-20页 |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20页 |
·生物学特性用到的试剂 | 第20-21页 |
·室内毒力测定供试药剂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6页 |
·症状和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第21-22页 |
·水稻茎腐性白穗的分离与纯化 | 第22页 |
·病原菌活体接种方法 | 第22页 |
·分子生物学鉴定:rDNA-ITS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 | 第22-24页 |
·生物学特性测定 | 第24页 |
·室内药剂筛选 | 第24-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4页 |
·症状特征 | 第26页 |
·分离菌株的菌落及形态特征 | 第26-29页 |
·镰孢菌的致病性测定 | 第29-32页 |
·菌种的致病性结果 | 第29页 |
·致病性比较 | 第29-32页 |
·r DNA-ITS序列分析 | 第32-35页 |
·致病性镰孢菌生物学特性比较 | 第35-38页 |
·pH值对病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温度对病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 第36页 |
·光照对镰孢菌生长的影响 | 第36-37页 |
·碳、氮源对镰孢菌生长的影响 | 第37-38页 |
·室内药剂筛选 | 第38-44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4-48页 |
·绥宁水稻茎腐性白穗的病原鉴定 | 第44页 |
·湖南省各地水稻茎腐性白穗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第44-45页 |
·致病菌对水稻的致病性比较 | 第45-46页 |
·致病镰孢菌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 第46页 |
·室内药剂筛选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