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叶桉第二代种子园家系遗传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种子园基本概念与分类 | 第10-12页 |
| ·种子园的概念 | 第10页 |
| ·种子园的分类 | 第10-12页 |
| ·种子园国内外遗传改良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种子园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 ·种子园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趋势 | 第13-16页 |
| ·种子园面临的问题 | 第16-1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7-18页 |
| 2 尾叶桉生物学特性及改良综述 | 第18-21页 |
| ·尾叶桉地理分布与形态特征 | 第18-19页 |
| ·尾叶桉生物学特性 | 第19页 |
| ·尾叶桉经济价值 | 第19页 |
| ·尾叶桉遗传改良现状 | 第19-21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21-22页 |
| ·地理位置 | 第21页 |
| ·地形地貌 | 第21页 |
| ·气候条件 | 第21页 |
| ·植被 | 第21-22页 |
| ·实验设计与材料 | 第22-23页 |
| ·二代种子园家系调查与数据整理 | 第23页 |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3-27页 |
| ·方差分析 | 第23-24页 |
| ·遗传变异与重复力 | 第24页 |
| ·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24-25页 |
| ·家系增益分析 | 第25页 |
| ·遗传力估计 | 第25-26页 |
| ·营养元素测定 | 第26-27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7-39页 |
| ·种子园疏伐前后的家系变化 | 第27页 |
| ·种子园家系测定与家系遗传评价 | 第27-34页 |
| ·家系与区组方差分析 | 第27-28页 |
| ·遗传变异与重复力 | 第28-29页 |
| ·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29-31页 |
| ·遗传力估计 | 第31-32页 |
| ·种子园家系及家系内优株育种值估计与家系增益分析 | 第32-34页 |
| ·营养元素与生物量分布格局 | 第34-39页 |
| ·尾叶桉枝条中营养元素含量 | 第34页 |
| ·尾叶桉树干中营养元素含量 | 第34-35页 |
| ·尾叶桉树叶中营养元素含量 | 第35-36页 |
| ·尾叶桉树根中营养元素含量 | 第36页 |
| ·营养元素在各器官中的变化 | 第36-37页 |
| ·尾叶桉生物量分析与生长规律性 | 第37-39页 |
| 5 小结与讨论 | 第39-42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9-41页 |
| ·展望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