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 1 涡虫研究 | 第8-16页 |
| ·形态描述时期 | 第8-9页 |
| ·涡虫研究的方法及数据 | 第9-12页 |
| ·涡虫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6页 |
| 2 Ste20 相似激酶 | 第16-19页 |
| ·Ste20 相似激酶简介 | 第16-17页 |
| ·Ste20 相似激酶的功能研究 | 第17-19页 |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9页 |
| ·DjSLK 核酸水平研究 | 第19页 |
| ·DjSLK 的功能分析 | 第19页 |
| ·DjSLK 蛋白水平研究 | 第19页 |
| ·研究路线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东亚三角涡虫 DJSLK 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1-30页 |
| 1 前言 | 第2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 ·材料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 ·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 | 第24-25页 |
| 3 结果 | 第25-28页 |
| ·pcDNA3.0-DjSLK 载体的构建 | 第25页 |
| ·东亚三角涡虫 DjSLK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5-28页 |
| ·DjSLK 的进化分析 | 第28页 |
| 4 讨论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东亚三角涡虫 DJSLK 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30-42页 |
| 1 前言 | 第30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6页 |
| ·材料 | 第30-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6页 |
| 3 结果 | 第36-41页 |
| ·pcDNA3.0-DjSLK 的线性化 | 第36-37页 |
| ·探针效率检测 | 第37页 |
| ·Northern Blot | 第37-38页 |
| ·cDNA 及引物适用性检测 | 第38页 |
| ·原位杂交 | 第38-40页 |
| ·qRT-PCR | 第40-41页 |
| 4 讨论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东亚三角涡虫 DJSLK 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42-51页 |
| 1 前言 | 第42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6页 |
| 3 结果 | 第46-49页 |
| ·L4440-DjSLK 载体的构建 | 第46页 |
| ·DjSLK dsRNA 的合成 | 第46-48页 |
| ·DjSLK RNAi 后涡虫的表型变化 | 第48-49页 |
| 4 讨论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东亚三角涡虫 DJSLK 的原核表达 | 第51-56页 |
| 1 前言 | 第5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 ·材料 | 第51-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 3 结果 | 第53-55页 |
| ·pGEX-6P-1-DjSLK 载体的构建 | 第53-54页 |
| ·DjSLK 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印迹鉴定 | 第54-55页 |
| 4 讨论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附录 | 第66-68页 |
| (一)pcDNA3 质粒图谱 | 第66-67页 |
| (二)pDNR-LIB 的质粒图谱 | 第67-68页 |
| (三)L4440 的质粒图谱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