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s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商业银行环境责任概述 | 第12-19页 |
一、商业银行环境责任内涵 | 第12-13页 |
二、“商业银行环境责任”与“企业环境责任”的不同 | 第13-16页 |
(一) 责任产生原因方面 | 第14页 |
(二) 损害事实方面 | 第14-15页 |
(三) 归责原则方面 | 第15页 |
(四) 责任形式方面 | 第15-16页 |
三、商业银行环境责任的作用 | 第16-19页 |
(一) 控制资金倒逼污染企业保护环境 | 第16-17页 |
(二) 弥补环境立法执行力不足 | 第17-18页 |
(三) 及时救济受害人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环境责任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19-20页 |
二、环境共同体理论 | 第20-21页 |
三、社会风险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承担环境责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3-30页 |
一、我国商业银行承担环境责任的现状 | 第23-26页 |
(一) 立法方面 | 第23-24页 |
(二) 政策方面 | 第24页 |
(三) 实践方面 | 第24-26页 |
二、我国商业银行承担环境责任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一) 缺乏刚性约束 | 第26-28页 |
(二) 责任范围不具体 | 第28页 |
(三) 配套制度不完善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环境责任域外经验及评析——以美国为例 | 第30-37页 |
一、美国商业银行环境责任制度 | 第30-34页 |
(一) 主体资格 | 第32页 |
(二) 责任形工弋 | 第32-33页 |
(三) 责任范围 | 第33-34页 |
二、商业银行环境责任配套制度方面 | 第34-35页 |
(一) 激励机制方面 | 第34页 |
(二) 环境标准方面 | 第34-35页 |
(三) 信息披露方面 | 第35页 |
三、评析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环境责任的立法建议 | 第37-48页 |
一、立法模式和遵循的原则 | 第37-41页 |
(一) 立法模式 | 第37-39页 |
(二) 遵循原则 | 第39-41页 |
1、过罚相当原则 | 第39-40页 |
2、惩戒结合原则 | 第40-41页 |
3、增进福利原则 | 第41页 |
二、具体路径 | 第41-45页 |
(一) 主体资格 | 第41-42页 |
(二) 责任形式 | 第42-43页 |
(三) 归责原则 | 第43页 |
(四) 责任范围 | 第43-44页 |
(五) 赔偿及限额范围 | 第44-45页 |
三、配套制度 | 第45-48页 |
(一) 制定激励机制 | 第45页 |
(二) 统一实施标准 | 第45-46页 |
(三) 完善信息披露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谢辞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