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态学和地区分布论文--水生微生物学论文

东太平洋深海热液区沉积物细菌和古菌多样性分析及一株中温细菌的分类鉴定

目录第1-6页
Contents第6-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34页
 1 深海热液区环境及微生物第14-21页
   ·深海热液口的发现第14-15页
   ·深海热液口的形成机制第15页
   ·深海热液区生态系统第15-21页
 2 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第21-28页
   ·传统生物学方法第22-23页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23-28页
 3 细菌分类学研究概况第28-32页
   ·细胞形态及习性水平第29页
   ·细胞组分水平第29-30页
   ·蛋白质水平第30页
   ·核酸水平第30-32页
 4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2-34页
第二章 东太平洋深海热液区沉积物细菌和古菌多样性分析第34-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42页
   ·材料第34-37页
   ·实验方法第37-4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2-56页
   ·样品总 DNA 提取第42页
   ·细菌及古菌 16S rRNA 基因序列扩增第42-43页
   ·细菌 16S rRNA 基因文库构建及 RFLP 分析第43页
   ·细菌 16S rRNA 基因文库统计学分析第43-45页
   ·细菌 16S rRNA 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第45-51页
   ·古菌 16S rRNA 基因文库构建及 RFLP 分析第51页
   ·古菌 16S rRNA 基因文库统计学分析第51-53页
   ·古菌 16S rRNA 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第53-56页
 3 讨论第56-58页
第三章 东太平洋深海热液区沉积物细菌和古菌的分离纯化第58-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8-64页
   ·材料第58-61页
   ·实验方法第61-6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4-72页
   ·可培养细菌菌株分析第64-70页
   ·可培养古菌菌株分析第70-71页
   ·可培养细菌和古菌系统发育分析第71-72页
 3 讨论第72-74页
第四章 一株中温细菌的分类鉴定第74-9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4-79页
   ·材料第74-75页
   ·实验方法第75-7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9-88页
   ·显微特征第79页
   ·生理生化特征第79-83页
   ·碳源利用第83页
   ·脂肪酸测定第83-85页
   ·极性脂、呼吸醌及(G+C)mol%测定第85-86页
   ·LQ1 菌株 16S rRNA 基因系统发育树构建第86-88页
 3 小结第88-9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90-92页
 一、总结第90页
 二、展望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0页
附录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大西洋沉积环境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研究及多相分类鉴定
下一篇: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区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