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短板效应研究--以甘肃省东南5市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0-22页 |
·基本理论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研究目的 | 第22-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耕地利用状况 | 第25-34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5-28页 |
·耕地利用情况 | 第28-34页 |
·天水、庆阳、平凉、定西和陇南市耕地变化分析 | 第28-30页 |
·各县(区)耕地变化分析 | 第30-32页 |
·耕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第32-34页 |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34-43页 |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43页 |
·集约度评价 | 第34-37页 |
·集约度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短板分析 | 第38-4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3-59页 |
·耕地利用集约度分析 | 第43-46页 |
·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 | 第43-44页 |
·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 | 第44-46页 |
·耕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 | 第46-49页 |
·耕地集约利用的短板分析 | 第49-59页 |
·耕地投入水平及利用程度分析 | 第50-55页 |
·短板效应分析 | 第55-59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9-62页 |
·主要结论 | 第59-61页 |
·讨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导师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