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条款及评标指标体系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第9-11页 |
| ·《标准文件》发布实施 | 第11-1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第2章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概述 | 第13-18页 |
|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含义 | 第13-15页 |
| ·国外设计采购建造模式(EPC/D+B/D+C) | 第14页 |
| ·国内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DB) | 第14-15页 |
|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 第15-17页 |
| ·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优缺点 | 第16-17页 |
| ·公路项目实施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存在的障碍 | 第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3章 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条款的研究 | 第18-27页 |
| ·设计施工总承包专用合同条款的研究 | 第18-21页 |
| ·工程变更条款 | 第19页 |
| ·计量支付条款 | 第19-20页 |
| ·风险划分条款 | 第20-21页 |
| ·设计施工总承包发包人对设计文件的要求 | 第21-23页 |
| ·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 第22页 |
| ·施工图设计条款要求 | 第22-23页 |
| ·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编制研究 | 第23-25页 |
| ·投标人的资质研究 | 第23-24页 |
| ·评标办法 | 第24-25页 |
| ·招投标周期 | 第25页 |
| ·业主管理思路的变化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4章 招投标模式与评标办法研究 | 第27-46页 |
| ·国外总承包招投标模式分析 | 第27-35页 |
| ·单阶段模式 | 第27-31页 |
| ·两阶段模式 | 第31-32页 |
| ·多因素模式 | 第32-35页 |
| ·国内现行招投标模式 | 第35-44页 |
| ·招标方式 | 第36页 |
| ·招标组织形式 | 第36-37页 |
| ·招标模式 | 第37页 |
| ·资格审查 | 第37-39页 |
| ·评标办法 | 第39-44页 |
| ·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常用招标模式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层次分析法在招投标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 第46-64页 |
| ·资格审查 | 第46-49页 |
| ·评标方法 | 第49-56页 |
| ·几种综合评估法的区别 | 第50-51页 |
| ·评标指标体系 | 第51-56页 |
| ·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标指标的权重分值 | 第56-63页 |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56-59页 |
| ·计算各细分项评标指标的权重分值 | 第59-60页 |
| ·综合权重计算 | 第60-62页 |
| ·试点项目的评标指标体系应用实践计算结果 | 第62-63页 |
| ·招投标周期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6章 试点项目的应用情况 | 第64-69页 |
| ·试点项目工程概况 | 第64-67页 |
| ·试点项目应用情况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个人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