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一、绪论 | 第13-20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 关于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研究 | 第14-17页 |
2. 关于风险传导的研究 | 第17-18页 |
3. 研究述评 | 第18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二、金融机构治理风险传导的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一) 金融风险理论 | 第20-22页 |
1. 相关金融风险理论 | 第20-21页 |
2. 金融风险的含义 | 第21页 |
3. 金融风险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 第21-22页 |
(二)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2-25页 |
1. 产权理论 | 第22-23页 |
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4-25页 |
(三)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5-27页 |
1. 多米诺骨牌理论 | 第25-26页 |
2. 能量释放理论 | 第26-27页 |
(四) 风险传导理论 | 第27-30页 |
三、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传导机理 | 第30-44页 |
(一) 金融机构治理风险及传导 | 第30-33页 |
1. 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内涵 | 第30-32页 |
2. 金融机构治理风险传导的特征 | 第32-33页 |
(二) 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传导实现机制 | 第33-40页 |
1. 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要素 | 第33-38页 |
2. 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传导路径 | 第38-40页 |
(三) 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传导模型 | 第40-44页 |
1. 通径分析原理 | 第40-41页 |
2. 利用通径分析构建的金融机构治理风险传导模型 | 第41-44页 |
四、金融机构治理风险传导的实证研究——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为例 | 第44-63页 |
(一) 研究设计 | 第44-52页 |
1. 研究假设 | 第45-47页 |
2. 变量设置 | 第47-49页 |
3. 样本选取 | 第49-51页 |
4. 模型构建 | 第51-52页 |
(二) 实证分析 | 第52-63页 |
1. 描述性统计 | 第52-53页 |
2. 通径分析过程 | 第53-63页 |
五、基于传导视角的金融机构治理风险控制策略 | 第63-66页 |
(一) 风险管理的一般策略 | 第63-64页 |
1. 风险降低 | 第63页 |
2. 风险承担 | 第63页 |
3. 风险转移 | 第63-64页 |
4. 风险规避 | 第64页 |
(二) 传导视角下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控制策略 | 第64-66页 |
1. 预防型管理策略 | 第64-65页 |
2. 阻碍型管理策略 | 第65页 |
3. 交互型风险管理策略 | 第65-66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二)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1:文中实证数据原始结果 | 第73-79页 |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