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星座组合卫星导航系统仿真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3页 |
| ·美国的 GPS 系统 | 第10页 |
| ·俄罗斯 GLONASS 系统 | 第10-11页 |
| ·中国北斗系统(BDS) | 第11-12页 |
| ·欧盟 Galileo 系统 | 第12-13页 |
| ·组合导航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性能分析 | 第16-34页 |
| ·STK 软件介绍 | 第16-18页 |
| ·精度衰减因子 | 第18-21页 |
| ·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星座 | 第21-24页 |
| ·GPS 空间星座 | 第21页 |
| ·GLONASS 空间星座 | 第21-22页 |
| ·BDS 空间星座 | 第22-23页 |
| ·Galileo 空间星座 | 第23-24页 |
| ·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24-34页 |
| ·各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参数及仿真参数设置 | 第24-25页 |
| ·各导航系统在中国各地区性能分析 | 第25-30页 |
| ·四大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性能分析 | 第30-34页 |
| 第三章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时间和坐标系统的统一 | 第34-46页 |
| ·坐标系统 | 第34-37页 |
| ·坐标轴的摆动 | 第35-36页 |
| ·地球坐标系 | 第36页 |
| ·协议地球参考系 | 第36-37页 |
| ·时间系统 | 第37-38页 |
| ·太阳时和恒星时 | 第37页 |
| ·力学时 | 第37页 |
| ·原子时 | 第37-38页 |
| ·协调世界时 | 第38页 |
| ·时间转换 | 第38页 |
|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 | 第38-42页 |
| ·GPS 系统 | 第38-40页 |
| ·GLONASS 系统 | 第40-41页 |
| ·BDS 系统 | 第41页 |
| ·Galileo 系统 | 第41-42页 |
| ·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系统统一 | 第42-43页 |
| ·四大导航系统的坐标系统一 | 第43-46页 |
| 第四章 多星座组合卫星导航系统仿真分析 | 第46-56页 |
| ·多星座组合卫星导航原理 | 第46-47页 |
| ·多星座组合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解算 | 第47-48页 |
| ·多星座组合卫星导航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 第48-56页 |
| ·地区性能对比分析 | 第49-52页 |
| ·全球范围内性能对比分析 | 第52-56页 |
| 第五章 多星座组合卫星导航系统选星算法的优化 | 第56-67页 |
| ·传统选星算法 | 第56-57页 |
| ·最小 GDOP 值法 | 第56页 |
| ·最大体积法 | 第56-57页 |
| ·可见卫星数与 GDOP 值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57-59页 |
| ·选星算法的优化 | 第59-63页 |
| ·GDOP 值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60页 |
| ·优化的选星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60-63页 |
| ·优化选星算法仿真分析 | 第63-6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67-68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