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提出问题 | 第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创新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儿童对图形感知的认知过程 | 第12-13页 |
| ·儿童对简单的几何图形的感知 | 第12页 |
| ·感知的定义即感知的重点 | 第12页 |
| ·儿童对简单的几何图形的感知 | 第12-13页 |
| 第三章 儿童的图形“当作”感知方面的研究 | 第13-22页 |
| ·在儿童的感知过程中“当作”的表现行为 | 第13-14页 |
| ·对 4 岁和 5 岁的幼儿进行图形添加涂鸦社会调查 | 第14-22页 |
| ·对 4 岁和 5 岁的儿童进行图形添加“当作”的调查 | 第14-15页 |
|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幼儿在图形当作上的认识的不同 | 第15-20页 |
| ·幼儿图形添加整体水平评估 | 第15-16页 |
| ·幼儿添加涂鸦中图形的分析 | 第16-20页 |
| ·幼儿图形涂鸦调研的总结 | 第20-22页 |
| 第四章 儿童图形绘本研究 | 第22-28页 |
| ·外国儿童图形感知绘本和插图的解析 | 第22-27页 |
| ·三本图形感知绘本的共同点 | 第22-24页 |
| ·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 第22-23页 |
| ·表现手法上的相似 | 第23-24页 |
| ·三本图形感知绘本的不同之处 | 第24-26页 |
| ·阅读方式稍有不同之处 | 第24-25页 |
| ·在画面构图上稍有不同之处 | 第25页 |
| ·在绘本的语言上也各有千秋 | 第25-26页 |
| ·三本图形感知绘本研究的总结 | 第26-27页 |
| ·国内儿童图形感知绘本和插图的解析 | 第27-28页 |
| 第五章 幼儿玩具的“语境”研究 | 第28-34页 |
| ·玩具的语义 | 第28-29页 |
| ·恩物 | 第28-29页 |
| ·绘本所配套的玩具的种类 | 第29-32页 |
| ·情景再现 | 第29-30页 |
| ·体验生活的玩具 | 第30页 |
| ·配套的玩具贴纸 | 第30-31页 |
| ·拼图游戏的玩具 | 第31页 |
| ·互动连线的玩具 | 第31-32页 |
| ·关于日本的儿童馆的介绍 | 第32-34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34-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附:作品册 | 第38-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