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新媒体反腐功能探究--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反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一、 背景与目的第8-9页
 二、 国内外论题研究现状综述第9-12页
  (一) 国内论题研究第9-11页
  (二) 国外论题研究第11-12页
 三、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第12-15页
  (一) 新媒体定义第12-13页
  (二) 腐败的定义第13-14页
  (三) 新媒体反腐第14-15页
 四、 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5-17页
第二章 新媒体反腐概述第17-23页
 一、 传统反腐与新媒体反腐第17-20页
  (一) 新媒体反腐与传统反腐的区别第17-19页
  (二) 新媒体反腐的特点第19-20页
 二、 新媒体反腐的发展历程第20-23页
  (一) 网络反腐的开启阶段第20-21页
  (二) 网路反腐的迅速发展阶段第21页
  (三) 网络反腐的全盛阶段第21-23页
第三章 网络反腐案例分析第23-33页
 一、 网络反腐典型案例回顾第23-29页
  (一) “表叔”事件第23-25页
  (二) “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第25-26页
  (三) “韩峰性爱日记”事件第26-27页
  (四) 微博局长“开房门”第27-28页
  (五) “房叔”事件第28-29页
 二、 网络反腐的模式归纳第29-30页
  (一) 通过曝光隐私第29页
  (二) 人肉搜索第29-30页
  (三) 政府与媒体的结合第30页
  (四) 传统反腐机构网络化第30页
  (五) 民间反腐网站第30页
 三、 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反腐第30-33页
  (一) 从“沉默的螺旋”理论看网络反腐第30-32页
  (二)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反腐第32-33页
第四章 新媒体反腐的功能探究第33-38页
 一、 传递信息功能第33页
 二、 献言献策功能第33-34页
 三、 监督功能第34-37页
  (一) 监督公权力第34-35页
  (二) 监督信息的透明度第35页
  (三) 舆论监督第35-37页
 四、 惩处腐败功能第37-38页
第五章 新媒体在反腐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与不足第38-44页
 一、 网络媒体的先天缺陷第38-40页
  (一) 信息真伪难辨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第38-39页
  (二) 网络暴力蔓延致使公民正当利益受损第39-40页
  (三) 网络技术不成熟影响反腐效果第40页
 二、 公众媒介素养水平不足第40-41页
  (一) 思维不理性,情绪化表达严重第40-41页
  (二) 道德伦理缺失,将严肃问题娱乐化、低俗化第41页
 三、 相关法规不完善成为网络反腐的绊脚石第41-44页
  (一) 制度规范尚不成熟第41-42页
  (二) 法律保障不完善第42-44页
第六章 新媒体反腐对策探析第44-50页
 一、 新媒体反腐的重大意义第44-45页
  (一) 提供反腐新路径,舆论引导有了好帮手第44页
  (二) 下情上达效率高,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44-45页
  (三) 开辟反腐新阵地,激发公众反腐热情第45页
  (四) 有利于发挥网民的监督权,提高政府威信第45页
 二、 新媒体反腐对策探析第45-50页
  (一) 提高网络反腐主体的素质水平第45-46页
  (二) 加强网络反腐制度化建设第46-49页
  (三) 完善网络立法为反腐提供保障第49-50页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介绍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师经》研究--以《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为主
下一篇: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