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54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电化学电容器的理论基础与应用 | 第11-24页 |
·电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赝电容器 | 第11-13页 |
·电双电层电容器 | 第12-13页 |
·法拉第超级电容器(FS) | 第13页 |
·比电容,电压,功率和能量密度 | 第13-15页 |
·电解液 | 第15-17页 |
·电化学电容器的制备 | 第17-18页 |
·电极材料的评价方法 | 第18-19页 |
·循环伏安法(CV) | 第18-19页 |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19页 |
·电化学阻抗谱(EIS) | 第19页 |
·电化学电容器的优点、挑战以及应用 | 第19-24页 |
·电化学电容器的优点 | 第19-21页 |
·电化学电容器面临的挑战 | 第21-22页 |
·电化学电容器的应用 | 第22页 |
·电化学电容器的发展趋势 | 第22-24页 |
·电极材料 | 第24-46页 |
·碳材料 | 第24-26页 |
·导电聚合物(CPs) | 第26-29页 |
·非贵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 | 第29-39页 |
·MnO_2 | 第30-32页 |
·Co_3O_4和Co(OH)_2 | 第32-33页 |
·NiO/Ni(OH) | 第33-36页 |
·V_2O_5 | 第36-37页 |
·SnO_2 | 第37页 |
·铁氧化物(Fe_2O_3和Fe_3O_4) | 第37页 |
·其他材料 | 第37-39页 |
·贵金属氧化钌电极材料 | 第39-46页 |
·单组元RuO_2 | 第39-42页 |
·RuO_2基复合材料 | 第42-46页 |
·多元活性氧化物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制备技术 | 第46-49页 |
·多元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 第46-47页 |
·多元氧化物的制备技术 | 第47-49页 |
·电化学法 | 第47-48页 |
·湿化学法 | 第48页 |
·热化学法 | 第48-49页 |
·活性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的不足与趋势 | 第49-50页 |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50-5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0-51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51-52页 |
·创新点 | 第52-54页 |
第二章 热分解法制备的RuO_2的电容性能研究 | 第54-66页 |
·引言 | 第54页 |
·实验 | 第54-55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54-55页 |
·样品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5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65页 |
·热分析 | 第55-57页 |
·氧化钌涂层的XRD分析 | 第57-58页 |
·RuO_2的赝电容分析 | 第58-61页 |
·RuO_2的充放电机理 | 第58-60页 |
·RuO_2电极伏安过程分析 | 第60-61页 |
·Ti/RuO_2的恒流充放电分析 | 第61-62页 |
·Ti/RuO_2电极的能量密度与功率特性 | 第62-63页 |
·Ti/RuO_2电极的电化学表面分析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三章 ZrO_2含量对RuO_2-ZrO_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6-88页 |
·引言 | 第66-67页 |
·实验 | 第67-68页 |
·电极材料制备 | 第67页 |
·样品测试与表征 | 第67-6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8-86页 |
·相结构分析 | 第68-70页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70-71页 |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 | 第71-73页 |
·电极的电容性能分析 | 第73-79页 |
·电极伏安电量和比电容 | 第73-75页 |
·活性点与粗糙度分析 | 第75-79页 |
·成分对恒流充放电的影响 | 第79-82页 |
·电极功率特性分析 | 第82-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四章 热处理温度对0.4RuO_2-0.6ZrO_2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88-99页 |
·引言 | 第88页 |
·实验 | 第88-89页 |
·电极材料制备 | 第88页 |
·样品测试与表征 | 第88-89页 |
·热处理温度对电极结构及性能分析 | 第89-98页 |
·热处理温度对电极相结构影响分析 | 第89-90页 |
·HRTEM分析 | 第90-91页 |
·热处理备温度对电极伏安过程的影响 | 第91-92页 |
·热处理温度对电极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92-94页 |
·热处理温度对电极功率特性影响 | 第94-96页 |
·热处理温度对电极活性点及粗糙度的影响 | 第96-97页 |
·热处理温度对电极内外活性影响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五章 非晶态Ru_(0.5)Zr_(0.5)O_2涂层的结构分析 | 第99-112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实验 | 第100-103页 |
·电极材料制备 | 第100-101页 |
·HRTEM表征 | 第101页 |
·元素定量分析 | 第101页 |
·EXAFS表征 | 第101页 |
·结构的计算 | 第101-103页 |
·电极的结构及其与性能关系分析 | 第103-111页 |
·EXAFS结构分析 | 第103-104页 |
·固溶体结构的原位分析 | 第104-106页 |
·固溶体结构的材料计算确认 | 第106-108页 |
·固溶体结构高活性的讨论 | 第108-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六章 热分解法制备RuO_2-HfO_2材料极电容性能 | 第112-124页 |
·引言 | 第112页 |
·实验 | 第112-113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112-113页 |
·样品测试与表征 | 第11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3-123页 |
·Ti/RuO_2-HfO_2电极的相结构分析 | 第113-115页 |
·Ti/RuO_2-HfO_2电极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115-116页 |
·成分对Ti/RuO_2-HfO_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制备温度对Ti/RuO_2-HfO_2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18-121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121-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7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24-125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5页 |
·前景展望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
个人简历 | 第150-151页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