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饲用玉米系统氮素平衡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2页 |
| ·氮素对土壤-饲用玉米种植系统的作用 | 第12-16页 |
| ·氮素对饲用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13-14页 |
| ·氮素对土壤氮的影响 | 第14-15页 |
| ·饲用玉米的氮素利用及氮素的环境效应 | 第15-16页 |
| ·土壤氮素矿化 | 第16-19页 |
| ·环境因子 | 第16-17页 |
| ·土壤理化性质 | 第17页 |
| ·土壤微生物和动物 | 第17页 |
| ·生产管理措施 | 第17-19页 |
| ·自然过程氮素输入 | 第19-20页 |
| ·土壤-植物系统氮素损失 | 第20-23页 |
| ·土壤-植物系统氮素平衡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5-32页 |
| ·研究区域概况与供验材料 | 第25页 |
| ·试验设计 | 第25-26页 |
| ·小区设置和种植密度 | 第25-26页 |
| ·施肥 | 第26页 |
| ·栽培管理 | 第26页 |
|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26-27页 |
|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26页 |
| ·饲用玉米的采集 | 第26-27页 |
| ·径流水的收集 | 第27页 |
| ·渗漏水的收集 | 第27页 |
| ·降雨测定及其水样收集 | 第27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7-30页 |
| ·植株和土壤全氮的测定 | 第27-28页 |
| ·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测定 | 第28页 |
| ·水样中钱态氮、硝态氮及全氮含量的测定 | 第28-30页 |
| ·计算公式与分析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土壤-饲用玉米系统氮素通量及平衡研究 | 第32-49页 |
| ·饲用玉米的氮素与生物量累积 | 第32-36页 |
| ·饲用玉米生育期观察 | 第32页 |
| ·饲用玉米干物质累积和氮素需求与分配 | 第32-33页 |
| ·饲用玉米干物质累积与氮素需求变化 | 第33-34页 |
| ·饲用玉米干物质累积及氮素吸收动态变化 | 第34-35页 |
| ·不同刈割期与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关系 | 第35-36页 |
| ·土壤氮素变化及分布 | 第36-40页 |
| ·土壤氮素变化 | 第36-39页 |
| ·土壤氮素分布及变化 | 第39-40页 |
| ·氮素利用及施用氮素去向 | 第40-42页 |
| ·饲用玉米生物量、吸氮量及氮肥利用率 | 第40-41页 |
| ·施用氮素去向及通量 | 第41-42页 |
| ·大气氮素湿沉降 | 第42-43页 |
| ·氮湿沉降通量 | 第42-43页 |
| ·降雨量及雨水中氮浓度变化 | 第43页 |
| ·氮素淋溶 | 第43-46页 |
| ·氮素淋溶通量 | 第44-45页 |
| ·土壤淋浴水量及水中氮素浓度变化 | 第45-46页 |
| ·土壤氮素地表径流 | 第46页 |
| ·土壤-饲用玉米系统氮素平衡 | 第46-49页 |
| ·土壤-饲用玉米系统氮平衡状况 | 第47-48页 |
| ·土壤-饲用玉米系统氮素通量及平衡效益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9-57页 |
| ·讨论 | 第49-54页 |
| ·结论 | 第54-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