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显著性特征的大冰雹识别模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大冰雹灾害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10-13页 |
第二章 大冰雹识别和冰雹指数算法简介 | 第13-25页 |
·大冰雹识别 | 第13-20页 |
·高悬的强反射率中心和弱回波区 | 第13-16页 |
·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 | 第16-17页 |
·中气旋特征和风暴顶辐散 | 第17-19页 |
·三体散射 | 第19-20页 |
·冰雹指数算法 | 第20-24页 |
·旧的冰雹算法 | 第20-21页 |
·WSR-88D冰雹探测算法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大冰雹回波的特征提取 | 第25-40页 |
·多仰角单体的匹配 | 第25-28页 |
·摒弃高度信息的重叠率规则 | 第25-26页 |
·单体的纵向匹配算法 | 第26-28页 |
·单体的特征提取 | 第28-34页 |
·单体的悬垂度特征 | 第28-31页 |
·冰雹动能通量 | 第31-32页 |
·高回波比 | 第32页 |
·峰度 | 第32-33页 |
·有效厚度 | 第33-34页 |
·特征显著性分析 | 第34-39页 |
·检验样本的组织 | 第34-35页 |
·检验方法 | 第35页 |
·检验结果 | 第35-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大冰雹识别模型 | 第40-50页 |
·支持向量机简介 | 第40-41页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冰雹识别模型 | 第41-43页 |
·构建新冰雹指数 | 第43-44页 |
·实验测试 | 第44-49页 |
·有效性测试 | 第44-47页 |
·时效性测试 | 第47-4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