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薪家庭金融理财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7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家庭理财的内涵 | 第13页 |
·家庭产权理论 | 第13-14页 |
·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 第14页 |
·家庭理财制度 | 第14-15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第15-17页 |
·主要内容 | 第15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2章 家庭理财的一般分析 | 第17-22页 |
·家庭理财的理解 | 第17-18页 |
·家庭与工薪家庭 | 第17页 |
·理财的含义 | 第17-18页 |
·家庭理财 | 第18页 |
·家庭理财的特点 | 第18-20页 |
·目标性特点 | 第18页 |
·保障性特点 | 第18-19页 |
·长期性特点 | 第19页 |
·享受性特点 | 第19-20页 |
·我国工薪家庭理财的简要历程 | 第20-22页 |
·建国初期的状况 | 第20页 |
·上个世纪60—70 年代 | 第20-21页 |
·改革开放30年 | 第21-22页 |
第3章 我国工薪家庭金融理财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 第22-28页 |
·基本状况分析 | 第22-25页 |
·工薪家庭理财现况 | 第22-23页 |
·金融部门开展家庭理财业务状况 | 第23-24页 |
·外资金融公司进入我国理财市场 | 第24-25页 |
·主要影响因素 | 第25-28页 |
·产权关系 | 第25页 |
·理财观念 | 第25-26页 |
·法律规则 | 第26页 |
·金融中介 | 第26-28页 |
第4章 我国工薪家庭金融理财对法律的检验 | 第28-34页 |
·我国金融理财法律制度的现实安排 | 第28-31页 |
·金融理财的法律法规分散在各种立法之中 | 第28-29页 |
·金融理财机构和人员的法律约束状况 | 第29-30页 |
·金融理财市场运行模式对法律的检验 | 第30-31页 |
·金融理财监管体制的考察 | 第31-34页 |
·金融理财监管体制的主要类型 | 第31-32页 |
·我国金融理财监管体制的选择 | 第32-33页 |
·我国金融理财监管体制的法律状况 | 第33-34页 |
第5章 完善工薪家庭金融理财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4-41页 |
·加强金融机构开展理财业务的法律制度建设 | 第34-35页 |
·金融机构必须直接参与法律制度建设 | 第34页 |
·法律制度要接受金融机构理财实践的检验 | 第34-35页 |
·金融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 | 第35页 |
·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法律监管效应 | 第35-38页 |
·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 第35-36页 |
·提高金融监管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 第36-37页 |
·加大金融监管的法律处罚力度 | 第37-38页 |
·建立工薪家庭金融理财的制度 | 第38-41页 |
·工薪家庭金融理财制度形成的机理 | 第38-39页 |
·工薪家庭金融理财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 第39-40页 |
·工薪家庭金融理财的制度安排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