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 绪论 | 第14-29页 |
·课题背景 | 第14-15页 |
·油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 第15-18页 |
·土地耕作法 | 第16页 |
·菌根植物修复法 | 第16页 |
·堆积处理法 | 第16-17页 |
·生物反应器法 | 第17页 |
·电动修复法 | 第17-18页 |
·影响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因素 | 第18-23页 |
·微生物品种的筛选与驯化 | 第19-20页 |
·动物在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 第20页 |
·植物在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 第20-21页 |
·生物修复中其他因子的影响 | 第21-23页 |
·高通量测序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土壤微生物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土壤微生物研究中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 | 第24-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26-2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2 石油降解真菌菌种的筛选与鉴定 | 第29-39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土壤及石油样品 | 第29页 |
·培养基配方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降解石油真菌的分离 | 第30页 |
·菌株的生长速度测定 | 第30页 |
·单菌株去除石油能力测定 | 第30页 |
·真菌的形态学观察及理化性质测定 | 第30-31页 |
·真菌DNA的提取与PCR扩增 | 第31-32页 |
·石油样品的萃取与降解率计算(重量法)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8页 |
·降解石油真菌的分离与筛选 | 第33-34页 |
·高效降解石油真菌的形态学观察及理化性质鉴定 | 第34-36页 |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电热与非生物添加剂辅助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技术研究 | 第39-54页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菌株增殖液体培养基的优化 | 第39-40页 |
·电热装置制作 | 第40页 |
·电热、添加剂辅助微生物修复油污染土壤实验设计 | 第40-42页 |
·石油降解率测定方法 | 第42页 |
·分析方法 | 第4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52页 |
·真菌液体培养基的优化选择 | 第42页 |
·油污染土壤中原油的去除 | 第42-45页 |
·油污土壤综合修复主要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 | 第45-46页 |
·温度对石油污染土壤综合修复的影响 | 第46-48页 |
·表面活性剂对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影响 | 第48-49页 |
·有机质添加剂对石油污染土壤综合修复的影响 | 第49-51页 |
·供氧剂对石油污染土壤综合修复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4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及对相关土壤细菌宏基因组的影响 | 第54-71页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8页 |
·实验流程 | 第54-55页 |
·土壤总DNA的提取 | 第55-56页 |
·土壤细菌DNA的PCR扩增 | 第56页 |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第56-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9页 |
·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 第58页 |
·土壤微生物总DNA的PCR扩增 | 第58页 |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第5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