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外文文献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第二章 物流园区理论概述 | 第16-29页 |
·物流园区和公路物流园区的定义 | 第16页 |
·物流园区的特征 | 第16-17页 |
·物流园区的功能 | 第17-18页 |
·物流园区的分类 | 第18-20页 |
·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 第20-24页 |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5页 |
·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不合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不协调 | 第24-25页 |
·物流园区的管理者前期规划调研不足,后期定位不清晰 | 第25页 |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物流园区人才缺乏 | 第25页 |
·物流园区管理部门的服务流程繁杂,物流体制政策服务效率低 | 第25页 |
·国外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 | 第25-29页 |
·日本和德国物流园区发展情况 | 第26-27页 |
·日本和德国的物流园区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货运量预测研究和适站量确定相关研究 | 第29-39页 |
·货运量预测的研究 | 第29-30页 |
·货运量预测概念界定研究 | 第29页 |
·货运量预测的理论研究 | 第29-30页 |
·指数平滑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第30-32页 |
·指数平滑预测方法的基本概念 | 第30页 |
·指数平滑预测方法的基本公式 | 第30-31页 |
·指数平滑法的应用理论介绍 | 第31-32页 |
·回归分析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第32-34页 |
·回归分析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多元回归分析预测法一般预测步骤及方法 | 第33-34页 |
·灰色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第34-35页 |
·灰色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34页 |
·灰色 GM(1,l)模型进行预测的步骤 | 第34-35页 |
·组合预测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研究 | 第35-36页 |
·适站量确定的理论基础 | 第36-39页 |
·适站量的概念界定 | 第36-37页 |
·适站量的分析和预测方法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重庆公路货运量的预测分析研究 | 第39-54页 |
·指数平滑预测方法预测研究 | 第39-43页 |
·多元回归预测方法预测研究 | 第43-48页 |
·灰色 GM(1,1)预测预测研究 | 第48-52页 |
·组合预测法预测研究 | 第52-54页 |
第五章 重庆公路物流园区的适站量确定研究 | 第54-67页 |
·相关地域的交通区位介绍 | 第54页 |
·重庆地区物流企业的分析 | 第54-55页 |
·重庆市政府“十二五”物流平台建设规划 | 第55-56页 |
·重庆公路物流园区的建设情况 | 第56-58页 |
·公路物流园区的产业规划和功能布局 | 第58-59页 |
·公路物流园区适站量的确定 | 第59-67页 |
第六章 重庆公路物流园区的发展建议 | 第67-76页 |
·区域经济与物流园区协调发展 | 第67-69页 |
·绿色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建议 | 第69-70页 |
·加快公路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 | 第70-72页 |
·物流园区多式联运发展建议 | 第72-76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