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8页 |
(一) 主体范围有待进一步明确 | 第13-14页 |
(二) 客观方面数额认定困难 | 第14-16页 |
(三) 证明责任及期限问题 | 第16-17页 |
(四) 罪与非罪及罪间界限问题 | 第17-18页 |
二、实践中的具体应对 | 第18-25页 |
(一) 主体范围的认定 | 第18-21页 |
(二)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中的数额认定问题 | 第21-22页 |
(三) 证明责任和证明期限问题 | 第22页 |
(四) 罪与非罪及罪间界限问题 | 第22-25页 |
三、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批判及意见 | 第25-31页 |
(一) 理论上的困境——成为狡诈贪官的“避风港” | 第25-27页 |
(二) 对立法原意的偏离 | 第27-28页 |
(三) 主体上的遗漏 | 第28-29页 |
(四) 证明责任问题 | 第29-31页 |
四、制度完善 | 第31-34页 |
(一) 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第31-32页 |
(二) 相关审计制度完善 | 第32-33页 |
(三) 相关金融监管制度完善 | 第33-34页 |
五、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完善 | 第34-38页 |
(一) 立法比较和效果分析 | 第34-35页 |
(二) 条文用语修改 | 第35-36页 |
(三) 提高法定刑,增加罚金刑 | 第36-37页 |
(四) 应在刑法中规定说明财产来源的时限 | 第37页 |
(五) 将犯本罪又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建议承担“从重”刑事责任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