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文献回顾 | 第13-20页 |
·竞争力的概念 | 第13-14页 |
·企业竞争力的概念 | 第14页 |
·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发展 | 第14-16页 |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文献回顾 | 第16-18页 |
·煤炭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第18页 |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现状 | 第18-20页 |
·本文切入点 | 第20-21页 |
2 煤炭企业的相关概念及其宏观环境分析 | 第21-25页 |
·煤炭企业的概念及其属性 | 第21-22页 |
·煤炭企业的概念 | 第21页 |
·煤炭企业的固有属性 | 第21-22页 |
·我国煤炭产业宏观环境分析 | 第22-23页 |
·煤炭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 | 第23-25页 |
3 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25-35页 |
·煤炭上市公司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25页 |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25页 |
·指标的同向性原则 | 第25-26页 |
·简明可行性原则 | 第26页 |
·煤炭上市公司竞争力指标的构建 | 第26-35页 |
·煤炭上市公司产品层面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第26-27页 |
·煤炭上市公司制度层面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第27页 |
·煤炭上市公司核心层面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第27-35页 |
4 煤炭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第35-59页 |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获取 | 第35-36页 |
·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 第36-48页 |
·数据的预处理 | 第36页 |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36-37页 |
·煤炭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因子分析过程 | 第37-47页 |
·因子分析结论 | 第47-48页 |
·煤炭上市公司竞争力的聚类分析 | 第48-59页 |
·数据的预处理 | 第48页 |
·聚类过程 | 第48-53页 |
·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5 提升煤炭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59-65页 |
·规模实力方面 | 第59-60页 |
·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 第59-60页 |
·煤炭公司集团着重发展大型煤炭公司 | 第60页 |
·加强国际煤炭合作 | 第60页 |
·盈利水平方面 | 第60-62页 |
·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寻求新的盈利点 | 第60-61页 |
·加强营销管理来提升营销创效能力 | 第61页 |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 第61-62页 |
·业务管理方面 | 第62-63页 |
·规范煤炭上市公司的运作 | 第62页 |
·实施内控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 第62页 |
·强化安全环保 | 第62-63页 |
·创新能力方面 | 第63-65页 |
·加强煤炭企业科技创新力度 | 第63页 |
·注重文化管理以及重视人才培养 | 第63-65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65-67页 |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附录 1 | 第71-74页 |
附录 2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