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MYB类转录因子OsMYB91在水稻发育和抗逆中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縮略词表第10-11页
1 前言第11-24页
   ·植物对逆境的抗性第11页
   ·植物在高盐环境下的形态生理变化及应答反应第11-16页
     ·高盐引起的渗透胁迫和渗透调节第11-12页
     ·高盐引起的Na~+毒性和体内平衡调节机制第12-13页
     ·高盐和失水条件下的氧化胁迫以及植物体内的活性氧清除第13-14页
     ·植物体内的LEA保护蛋白第14页
     ·ABA在植物渗透胁迫中的作用第14-16页
   ·ABA和GA在植物的逆境应答和生长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第16-18页
   ·表观修饰因子参与植物逆境应答过程第18-21页
     ·DNA甲基化参与植物逆境应答第19页
     ·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因子在植物逆境应答中的作用第19-20页
     ·染色质重塑因子在植物逆境应答中的作用第20-21页
   ·转录因子和表观修饰共同调控逆境应答过程第21-24页
     ·水稻抗逆相关转录因子第21-22页
     ·表观遗传和转录因子的交叉作用第22-24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40页
   ·水稻材料和目的基因的获得第24-25页
   ·实验所用到的菌株、质粒、载体和感受态细胞第25页
   ·RNA的抽提,反转录和Northern杂交第25-26页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和转化第26-28页
     ·OsMYB91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6-27页
     ·RNAi抑制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7页
     ·遗传转化第27-28页
   ·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第28页
   ·OsMYB91转录因子在酵母中的反式激活实验第28页
   ·野生型水稻苗期不同逆境处理条件第28-30页
     ·干旱处理第28-29页
     ·低温胁迫处理第29页
     ·光处理条件第29页
     ·其他逆境处理条件第29-30页
     ·不同激素处理第30页
   ·盐胁迫对OsMYB91基因表观修饰的影响第30-32页
     ·甲基化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处理野生型幼苗第30页
     ·DNA甲基化分析方法第30页
     ·染色质特异位点的组蛋白修饰分析第30-32页
   ·转基因植株T1代性状调查和表达分析第32-33页
     ·OsMYB91转基因植株大田生长状态下表型统计第32页
     ·OsMYB91转基因植株切片分析第32-33页
   ·OsMYB91转基因植株苗期抗逆性实验第33-37页
     ·甘露醇处理转基因植株表型统计第33页
     ·OsMYB91转基因植株土培后干旱处理第33页
     ·转基因植株对ABA的敏感性及其内源ABA的含量测定第33-34页
     ·转基因植株内源ABA的含量测定第34页
     ·NaCl处理转基因植株及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第34-37页
   ·蛋白质凝胶阻滞第37-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0-55页
   ·目标基因OsMYB91的序列分析第40-41页
   ·OsMYB91的表达模式分析第41-43页
   ·OsMYB91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诱导表达与表观修饰变化有关第43-44页
   ·OsMYB91亚细胞定位分析及自激活验证第44-46页
   ·OsMYB91转基因植株阳性检测第46页
   ·OsMYB91转基因植株表型鉴定及细胞学分析第46-49页
   ·OsMYB91转基因植株抗逆分析第49-51页
     ·OsMYB91转基因植株抗旱分析第49-50页
     ·OsMYB91转基因植株抗盐分析第50-51页
     ·ABA在增强OsMYB91抗盐中的作用第51-53页
     ·外源ABA对OsMYB91转基因材料发芽率和生长状态的影响第51-52页
     ·OsMYB91超表达后对内源ABA含量的影响第52-53页
   ·OsMYB91转基因植株盐胁迫下的相关生理指标及基因检测第53-55页
4 讨论第55-60页
   ·OsMYB91下游基因的寻找第55-57页
   ·OsMYB91基因功能与ABA信号途径第57页
   ·表观调控在植物抗逆过程中的作用第57-58页
   ·OsMYB91提高植株抗逆性的途径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A第74-88页
 Protocol 1: Extraction of total DNA with CTAB method第74-75页
 Protoccl 2: TRIzol Reagent RNA Isolation Method第75-76页
 Protocol 3: Northern Hybridization第76-79页
 Protocol 4: Small-scade LiAc Yeast Transformation Procedure第79-81页
 Protocol 5: Colony-lift Filter Assay第81-82页
 Protocal 6: Chromatin immunopreciation第82-86页
 Protocol 7: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第86-88页
附录B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利用效率评价研究
下一篇:白天增温和夜间增温对水稻氮素积累及利用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