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瓷绘画创作的审美与观念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7页 |
| ·审美的概述 | 第9-13页 |
| ·美的阐述与范畴 | 第9页 |
| ·自然美与艺术美 | 第9-11页 |
| ·审美主体与客体的概述以及关系 | 第11-12页 |
| ·审美的方法与过程 | 第12-13页 |
| ·艺术家 | 第13-17页 |
| ·艺术家对生活与自然的想象 | 第13-14页 |
| ·艺术表现的物质媒介 | 第14页 |
| ·艺术家风格的独创与继承性 | 第14-17页 |
| 2 传统陶瓷装饰的审美观念 | 第17-28页 |
| ·宗教对于陶瓷装饰的影响 | 第17-20页 |
| ·巫术与彩陶装饰 | 第17-19页 |
| ·佛教对于陶瓷装饰的影响 | 第19-20页 |
| ·政权的影响 | 第20-22页 |
| ·官窑的装饰与绘画 | 第20-21页 |
| ·民窑陶瓷装饰与绘画 | 第21-22页 |
| ·科学与陶瓷绘画艺术 | 第22-23页 |
| ·材料美与釉色美的发展与运用 | 第22-23页 |
| ·工艺技术的特征以及演变 | 第23-26页 |
| ·釉下装饰 | 第23-25页 |
| ·釉上装饰 | 第25-26页 |
| ·珠山八友 | 第26-28页 |
| ·珠山八友的贡献与精神 | 第26-28页 |
| 3 陶瓷绘画的现代审美观念 | 第28-36页 |
| ·学院的影响 | 第28-29页 |
| ·美术学院的陶瓷教育 | 第28-29页 |
| ·“85”思潮与陶艺运动 | 第29-30页 |
| ·西方现代陶艺的发展 | 第30-32页 |
| ·日本民艺运动与走泥社的兴起 | 第30-31页 |
| ·美国西海岸的陶泥运动 | 第31-32页 |
| ·现代艺术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市场与陶瓷绘画 | 第33-34页 |
| ·社会公众与消费取向 | 第33-34页 |
| ·中国现当代陶瓷绘画 | 第34-36页 |
| ·中国现当代陶艺的生发与发展 | 第34-35页 |
| ·现当代陶瓷绘画的生发与现状 | 第35-36页 |
| 4 陶瓷绘画审美观念的意义 | 第36-38页 |
| 5 总结 | 第38-39页 |
| 6 致谢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 开题报告 | 第41-51页 |
| 硕士毕业生信息表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