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4页 |
1 群落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综述 | 第10-13页 |
2 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的主要进展 | 第13-22页 |
·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定量方法 | 第13-14页 |
·群落物种多样性计测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群落多度格局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3 半日花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4 科学问题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29页 |
1 半日花分布区调查 | 第24页 |
2 半日花群落特征调查 | 第24-26页 |
·半日花群落数量特征调查 | 第24-25页 |
·土壤水分特征调查 | 第25-26页 |
3 半日花种群特征调查 | 第26页 |
4 图像数据 | 第26页 |
5 数据分析 | 第26-29页 |
·半日花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 第26页 |
·半日花种群结构分析 | 第26页 |
·点格局分析 | 第26-27页 |
·物种多度的中性理论验证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29-65页 |
第一节 半日花的分布区 | 第29-36页 |
·半日花在我国分布地区 | 第29-32页 |
·半日花适宜分布区的模型估测 | 第32-36页 |
第二节 西鄂尔多斯地区和西鄂尔多斯半日花群落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 第36-40页 |
·西鄂尔多斯地区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 第36-38页 |
·半日花群落物种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半日花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 第40-48页 |
·种群的龄级划分与结构特征 | 第40-41页 |
·种群点格局分析 | 第41-44页 |
·不同龄级的空间关联性 | 第44-48页 |
第四节 半日花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 第48-54页 |
·半日花样地生境特征 | 第48页 |
·半日花群落数量分类 | 第48-50页 |
·半日花群落数量排序 | 第50-54页 |
第五节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与邻近群落多样性研究 | 第54-61页 |
·草原化荒漠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特征 | 第54-55页 |
·草原化荒漠群落物种生活型谱特征分析 | 第55页 |
·草原化荒漠的水分生态类型谱特征分析 | 第55-56页 |
·草原化荒漠的水分生态类型谱特征分析 | 第56-61页 |
第六节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中性理论模型验证研究 | 第61-65页 |
·置信区间检验结果 | 第61-62页 |
·拟合优度检验结果 | 第62-6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5-78页 |
1 半日花演化历史的推断 | 第65-70页 |
·我国半日花分布区地貌与现代地中海半日花属分布地貌的相似性 | 第65-66页 |
·半日花分布区与古地中海的地理联系 | 第66-68页 |
·分布区白垩纪植被状况 | 第68页 |
·半日花分布区现状形成的过程 | 第68-69页 |
·半日花的残遗类型 | 第69-70页 |
2 西鄂尔多斯地区典型荒漠群落的多样性 | 第70-71页 |
3 半日花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 第71-72页 |
4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的分布特征 | 第72-73页 |
5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 第73-74页 |
6 半日花群落物种多度的中性理论验证 | 第74-7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