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与人的全面发展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4页
第一章 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的逻辑起点第14-20页
 第一节 价值、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基本界定第14-17页
  一、国内学界对价值的解说第14-15页
  二、价值观与价值观念第15-16页
  三、社会价值观念第16-17页
 第二节 解读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哲学视角第17-18页
  一、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与社会形态转换第17-18页
  二、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与社会结构变动第18页
 第三节 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与人的全面发展内在统一第18-20页
第二章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动力和表现第20-26页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动力第20-22页
  一、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的直接动力:利益结构的变动第20-21页
  二、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的现实动力: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1页
  三、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的外在动力:社会价值观念间的冲突第21-22页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要领域价值观念变迁的表现第22-26页
  一、社会经济领域:计划经济体制观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观的转变第22-23页
  二、社会政治领域:权威政治观向民主法治观的变迁第23-24页
  三、社会文化领域:一元文化主导观向一元与多元文化互动并存观的转变第24-25页
  四、社会道德领域: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向道德与利益协调观的转变第25-26页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双重效应及应对态度第26-31页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双重效应第26-28页
  一、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正面效应第26页
  二、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负面效应第26-28页
 第二节 应对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双重效应的态度第28-31页
  一、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第28页
  二、正确对待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过程中的对立和冲突第28-29页
  三、正确看待一定时期内社会道德滑坡与信仰危机现象第29-30页
  四、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批判发展地继承传统文化第30-31页
第四章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第31-40页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第31-34页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第31-33页
  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第33-34页
 第二节 社会价值观念变迁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第34-35页
  一、社会价值观念变迁推动人的活动、需要、能力的全面发展第34页
  二、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促进人的社会关系丰富性和社会交往普遍化第34-35页
  三、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促使个人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自由充分发展第35页
 第三节 推动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第35-40页
  一、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第36页
  二、不断创新社会制度体系第36-37页
  三、强化意识形态的作用第37-38页
  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喀尔喀右翼鄂托克的构成与牧地变迁研究
下一篇:乔治·迪基美学思想研究--以《美学导论·一种分析方法》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