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评估及改革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选题背景和依据第8-9页
   ·选题意义第9-10页
     ·理论意义第9页
     ·实践意义第9-10页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0-12页
     ·研究思路第10-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创新之处第12页
   ·相关文献综述第12-18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述评第16-18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8-21页
   ·失业保险相关理论第18-19页
     ·失业保险的目标与功能第18页
     ·失业保险的经济学理论第18-19页
     ·失业保险的社会学理论第19页
   ·工作寻找模型第19-20页
   ·制度演变第20-21页
第三章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第21-28页
   ·1986-1998年制度建立阶段:助力国有企业改革第21-23页
   ·1999-2005年稳步发展阶段:制度扩面与基金积累第23页
   ·2006年至今改革完善阶段:基金扩大支出范围第23-24页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政策取向第24-28页
第四章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动向、效果与经验第28-32页
   ·国外失业保险改革的背景和趋势第28-30页
     ·国外失业保险改革的背景第28-29页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从保障基本生活到促进就业的制度重置第29-30页
   ·国外失业保险改革的效果与经验第30-32页
第五章 经济下行和基金盈余背景下评估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第32-53页
   ·覆盖面分析——失业保险制度是否应保尽保第32-37页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覆盖人群第32-34页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参保覆盖率第34-35页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受益覆盖率第35-37页
   ·保障度分析——多大程度上保障基本生活第37-40页
     ·我国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水平第37-39页
     ·失业保险金支出规模第39-40页
   ·有效性分析——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效果第40-46页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和促进就业效果第41-44页
     ·试点省(市)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效果第44-46页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第46-53页
     ·制度覆盖面小第48-49页
     ·失业保险待遇水平偏低第49页
     ·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功能薄弱第49-53页
第六章 新形势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路径——构建“三位一体”失业保险体系第53-61页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功能的重新定位第53-54页
   ·扩大制度覆盖面——为非正规部门就业者提供失业保障第54-56页
     ·提高制度瞄准率——为高失业风险人群提供保障第54页
     ·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参保覆盖面第54-56页
     ·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受益覆盖面第56页
   ·确定合理的失业保险待遇——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第56-58页
     ·建立合理的失业保险金标准适度提高失业保险金的替代率第56-57页
     ·建立灵活的失业保险待遇享受条件缩短失业保险待遇给付期限第57-58页
   ·扩大基金支出范围和力度——积极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第58-60页
     ·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的可行性第58-59页
     ·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第59-60页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制度的联动机制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一第65-68页
附录二第68-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保值增值研究
下一篇:基于缺口度量的基本养老保险筹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