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绪论 | 第7-10页 |
| 第一章 中国文学批评之魅 | 第10-16页 |
| ·中国文学批评家的古典人生 | 第10-14页 |
| ·郭绍虞: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坚实奠基人 | 第10-12页 |
| ·朱东润:著写第一部简要的中国文学批评全史 | 第12页 |
| ·朱自清:以进化的视角观照文学 | 第12-13页 |
| ·傅庚生:理论立场与体制编写的创新者 | 第13-14页 |
| ·中国文学批评的纵横比较研究 | 第14-16页 |
| ·纵向研究之代表 | 第14页 |
| ·横向研究之先驱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中国文学批评通论》的研究性阐释 | 第16-45页 |
| ·体例上的特殊性 | 第16-27页 |
| ·体大虑周,概念明确 | 第16-22页 |
| ·诠释古今,沟通中外 | 第22-27页 |
| ·理论上的创新性 | 第27-38页 |
| ·感情论:情思之本 | 第27-30页 |
| ·想象论:“分想”与“联想” | 第30-33页 |
| ·思想论:“缘情之文并重思想之谊” | 第33-36页 |
| ·形式论:“双声叠韵” | 第36-38页 |
| ·观念上的先进性 | 第38-45页 |
| ·个性时地之新解 | 第39-41页 |
| ·真善美之新说 | 第41-45页 |
| 第三章 《通论》通说 | 第45-51页 |
| ·文学与文学批评之通 | 第45-47页 |
| ·古与今之通 | 第47-49页 |
| ·中与西之通 | 第49-51页 |
| 结语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