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2页 |
·引言 | 第13页 |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概述 | 第13-17页 |
·生物法 | 第13-14页 |
·物理法 | 第14-16页 |
·化学法 | 第16-17页 |
·酞菁光催化性质及其应用 | 第17-26页 |
·酞菁化合物基本性质 | 第17-18页 |
·酞菁的合成方法 | 第18-22页 |
·均相酞菁的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非均相酞菁的制备方法 | 第20-22页 |
·金属酞菁催化的研究状况 | 第22-26页 |
·酞菁的催化性质 | 第22-23页 |
·金属酞菁的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溶剂热法概述 | 第26-30页 |
·溶剂热法应用 | 第27-28页 |
·溶剂热法在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的进展 | 第28-30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30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锌酞菁的溶剂热法制备 | 第31页 |
·表面活性剂对锌酞菁的形貌控制及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31页 |
·锌酞菁在碳纤维上的原位生长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1-32页 |
第二章 锌酞菁的溶剂热法制备 | 第32-48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9页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33-34页 |
·实验原料 | 第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ZnPc 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第34-36页 |
·无取代基锌酞菁的制备 | 第34页 |
·锌酞菁衍生物 ZnxMoyCzN1-x-y-z的制备 | 第34-36页 |
·ZnPc、ZnxMoyCzN1-x-y-z的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36-38页 |
·光催化实验反应装置以及灯源发光谱 | 第36-37页 |
·ZnPc、ZnxMoyCzN1-x-y-z的光催化活性 | 第37-38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38-39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 第38页 |
·电子能谱仪(EDS) | 第38页 |
·X 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 第38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第38-39页 |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ZnPc、ZnxMoyCzN1-x-y-z的制备 | 第39页 |
·合成方法 | 第39页 |
·ZnPc、ZnxMoyCzN1-x-y-z的表征 | 第39-47页 |
·ZnPc、ZnxMoyCzN1-x-y-z的 FE-SEM 分析 | 第39-41页 |
·ZnPc、ZnxMoyCzN1-x-y-z的 EDS 分析 | 第41-42页 |
·ZnPc、ZnxMoyCzN1-x-y-z的 XRD 分析 | 第42-44页 |
·ZnPc、ZnxMoyCzN1-x-y-z的 FT-IR 分析 | 第44-45页 |
·ZnPc、ZnxMoyCzN1-x-y-z的光活性分析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对锌酞菁的形貌控制及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48-74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3页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49-50页 |
·实验原料 | 第49页 |
·实验仪器 | 第49-50页 |
·表面活性剂修饰的锌酞菁的制备 | 第50-52页 |
·有机聚合物(PEG)修饰 ZnPc 的制备 | 第50-51页 |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TAB)修饰 ZnPc 的制备 | 第51-52页 |
·PEG-assisted ZnPc、CTAB-assisted ZnPc 的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52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52-53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 第52-53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子能谱仪(EDS) | 第53页 |
·X 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 第53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第53页 |
·紫外光谱测试(UV-Vis) | 第53页 |
·N_2吸附测试(N2absorption)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72页 |
·PEG-assisted ZnPc、CTAB-assisted ZnPc 的制备 | 第53-54页 |
·PEG-assisted ZnPc 和 CTAB-assisted ZnPc 的表征 | 第54-63页 |
·PEG-assisted ZnPc 和 CTAB-assisted ZnPc 的 XRD 分析 | 第54-55页 |
·PEG-assisted ZnPc 和 CTAB-assisted ZnPc 的 FT-IR 分析 | 第55-56页 |
·PEG-assisted ZnPc 和 CTAB-assisted ZnPc 的 FE-SEM 分析 | 第56-59页 |
·PEG-assisted ZnPc 和 CTAB-assisted ZnPc 的 TEM 分析 | 第59-60页 |
·PEG-assisted ZnPc 和 CTAB-assisted ZnPc 的 EDS 分析 | 第60-61页 |
·PEG-assisted ZnPc 和 CTAB-assisted ZnPc 的 N2吸附测试分析 | 第61-62页 |
·PEG-assisted ZnPc 和 CTAB-assisted ZnPc 的 UV-Vis 分析 | 第62-63页 |
·PEG-assisted ZnPc 与 CTAB-assisted ZnPc 的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63-65页 |
·锌酞菁形貌的影响分析 | 第65-67页 |
·聚乙二醇分子量对锌酞菁的形貌影响分析 | 第65-66页 |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浓度对锌酞菁形貌影响分析 | 第66-67页 |
·表面活性剂修饰锌酞菁的合成机理分析 | 第67-72页 |
·聚乙二醇修饰锌酞菁的合成机理分析 | 第68-70页 |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修饰锌酞菁合成的机理分析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四章 锌酞菁在碳纤维上的原位生长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74-89页 |
·前言 | 第74页 |
·实验部分 | 第74-79页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74-75页 |
·实验原料 | 第74-75页 |
·实验仪器 | 第75页 |
·锌酞菁/碳纤维复合物的制备 | 第75-76页 |
·改性碳纤维的制备 | 第76页 |
·锌酞菁/碳纤维复合物的制备 | 第76页 |
·光催化测试 | 第76-78页 |
·锌酞菁标准曲线 | 第76-78页 |
·锌酞菁/碳纤维(锌酞菁/碳纤维)的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78页 |
·锌酞菁/碳纤维的持续催化性能 | 第78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78-79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 第78页 |
·X 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 第78-79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第79页 |
·紫外光谱测试(UV-Vis) | 第7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9-88页 |
·碳纤维的表面改性 | 第79页 |
·锌酞菁/碳纤维的制备 | 第79-80页 |
·锌酞菁/碳纤维的表征 | 第80-83页 |
·XRD 分析 | 第80-81页 |
·FT-IR 分析 | 第81-82页 |
·FE-SEM 分析 | 第82-83页 |
·锌酞菁/碳纤维复合物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83-85页 |
·锌酞菁/碳纤维的持续催化性能 | 第85-86页 |
·锌酞菁/碳纤维降解 RhB 的机理分析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不足和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