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峡口地区斜坡稳定性趋势预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斜坡变形破坏空间预测研究 | 第11-13页 |
·黄土斜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 | 第18-32页 |
·气候水文 | 第18-19页 |
·地形地貌 | 第19-22页 |
·剥蚀堆积低山丘陵地貌 | 第21-22页 |
·侵蚀堆积沟谷地貌 | 第22页 |
·地层岩性 | 第22-26页 |
·前寒武系皋兰群(An∈gl) | 第23-24页 |
·白垩系河口群(Khk) | 第24页 |
·第四系(Q) | 第24-26页 |
·地质构造 | 第26-28页 |
·断裂构造 | 第26页 |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26-28页 |
·水文地质 | 第28页 |
·地质灾害 | 第28-30页 |
·滑坡地质灾害现状 | 第29-30页 |
·滑坡地质灾害特征 | 第30页 |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0-32页 |
·人为削坡 | 第30页 |
·绿化灌溉 | 第30-32页 |
第3章 石峡口地区斜坡基本特征与变形破坏历史 | 第32-52页 |
·斜坡地形 | 第32-33页 |
·斜坡结构 | 第33-44页 |
·斜坡区地下水 | 第44页 |
·斜坡变形破坏历史 | 第44-52页 |
·裂缝、落水洞 | 第45-46页 |
·崩塌 | 第46-47页 |
·滑坡 | 第47-52页 |
第4章 灌溉和降雨条件下斜坡渗流分析 | 第52-77页 |
·方法选取 | 第52-53页 |
·地质模型选取 | 第53页 |
·渗流模型的建立 | 第53-56页 |
·非饱和渗流微分方程 | 第53-54页 |
·计算模型 | 第54-56页 |
·模型边界与初始条件 | 第56页 |
·计算工况 | 第56-57页 |
·灌溉 | 第56-57页 |
·暴雨 | 第57页 |
·参数选取及反演校正 | 第57-59页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9-77页 |
·入渗条件对渗流场的影响 | 第75-76页 |
·斜坡结构对渗流场的影响 | 第76-77页 |
第5章 斜坡稳定性趋势预测 | 第77-89页 |
·方法选取 | 第77页 |
·计算模型 | 第77页 |
·参数选取和反演校正 | 第77-79页 |
·室内试验 | 第77-78页 |
·反演分析法 | 第78-79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9-86页 |
·计算结果 | 第79-85页 |
·结果分析 | 第85-86页 |
·稳定性分区 | 第86-89页 |
·分区依据 | 第87-88页 |
·分区描述 | 第88-89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建议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个人简历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