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施工合同和地震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FIDIC 条件和施工合同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工程风险管理和不可抗力风险分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工程建设期间地震风险发生概率确定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文献简评与归纳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工程合同 | 第21-34页 |
·工程合同概述 | 第21-26页 |
·工程合同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工程合同的特点 | 第22页 |
·工程合同的作用 | 第22-23页 |
·工程索赔 | 第23-26页 |
·FIDIC 合同条件 | 第26-29页 |
·FIDIC 合同条件发展简介 | 第26-27页 |
·FIDIC 施工合同介绍 | 第27-28页 |
·FIDIC 施工合同中关于双方风险分摊的规定 | 第28-29页 |
·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第29-30页 |
·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发展 | 第29-30页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相关内容 | 第30页 |
·FIDIC 条件和我国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不可抗力规定对比分析 | 第30-32页 |
·FIDIC 施工合同条件相关条款 | 第30-31页 |
·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相关条款 | 第31-32页 |
·FIDIC 合同和我国施工合同范本的比较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地震风险识别及责任分担 | 第34-48页 |
·风险概述 | 第34-35页 |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 第35-36页 |
·风险识别 | 第36-43页 |
·中国地震风险识别 | 第36-39页 |
·地震的不同级别对地面物体的影响 | 第39-43页 |
·地震风险的责任分担 | 第43-47页 |
·风险分担理论依据 | 第43-44页 |
·地震历史数据分析统计 | 第44-45页 |
·施工期间地震发生概率计算 | 第45-46页 |
·地震风险分担明确划分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河北省地震历史数据统计分析 | 第48-60页 |
·河北省地理位置概况 | 第48页 |
·历史地震数据资料统计 | 第48-53页 |
·数据资料统计分析和概率计算 | 第53-58页 |
·地震级别范围的划分 | 第53页 |
·历史地震震级级别发生累计次数统计分析 | 第53-56页 |
·地震发生概率的计算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模拟工程案例应用 | 第60-66页 |
·工程项目概况 | 第60-61页 |
·工程项目建设社会背景 | 第60页 |
·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 第60-61页 |
·工程施工合同相关规定条款 | 第61-63页 |
·合同协议书部分 | 第61页 |
·合同通用条款相关约定 | 第61-62页 |
·合同专用条款相关约定 | 第62-63页 |
·合同双方地震风险责任划分 | 第63-65页 |
·工程所在地的地震风险识别 | 第63页 |
·施工期间地震概率计算和风险分担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