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流行病学与防疫论文--流行病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论文--流行病学各论论文

云南省GBV-C流行与进化特征及其自身清除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8页
插图与附表清单第18-23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23-25页
第一章 绪论第25-49页
   ·庚型肝炎病毒第25-39页
     ·庚型肝炎病毒的发现和命名第25页
     ·庚型肝炎病毒的结构及其基因组特征第25-28页
     ·庚型肝炎病毒的诊断第28-30页
     ·庚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的分布及分型方法第30-35页
     ·庚型肝炎病毒的起源与进化第35-39页
   ·庚型肝炎病毒传播和流行第39-41页
     ·庚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第39-40页
     ·庚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第40-41页
   ·庚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第41-45页
     ·庚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第41-42页
     ·庚型肝炎病毒与艾滋病病毒第42-45页
   ·研究云南地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意义第45-47页
     ·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第45页
     ·云南地区病毒传播对我国病毒流行的影响第45-47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7-48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48-49页
第二章 云南省GBV-C的流行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49-66页
   ·引言第49-50页
   ·本章技术路线第50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50-52页
     ·实验材料第50页
     ·主要试剂第50-51页
     ·仪器设备第51页
     ·实验方法第51-52页
   ·实验结果第52-62页
     ·本研究样本临床指标统计第52-53页
     ·云南地区不同人群中GBV-C RT-PCR检测结果第53-54页
     ·云南省GBV-C的流行第54页
     ·云南省静脉吸毒人群中不同病原体的感染率分析第54-55页
     ·云南省非静脉吸毒人群中不同病原体的感染率分析第55-56页
     ·云南省不同地州和不同人群的GBV-C感染情况第56-57页
     ·云南省静脉吸毒人群HIV患者不同病程中GBV-C的流行第57-58页
     ·云南省静脉吸毒人群中GBV-C对HIV/HCV共感染患者影响第58-59页
     ·云南省静脉吸毒人群中GBV-C对HCV患者的影响第59-60页
     ·云南省非静脉吸毒人群中GBV-C对HCV患者的影响第60页
     ·云南省不同人群中GBV-C与HCV基因型和亚型的相关性分析第60-62页
   ·讨论第62-65页
     ·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GBV-C的感染率第62页
     ·本研究中GBV-C诊断指标的选择第62-63页
     ·本研究中GBV-C感染的偏好性第63-64页
     ·本研究中GBV-C的感染与HIV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第64页
     ·GBV-C影响HIV患者临床指标的研究第64-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三章 云南地区GBV-C基因型分布与新基因型的发现第66-90页
   ·引言第66-67页
   ·本章技术路线第67-68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68-72页
     ·实验材料第68页
     ·主要试剂第68页
     ·仪器设备第68页
     ·实验方法第68-72页
   ·实验结果第72-83页
     ·GBV-C 5'NCR和E2区RT-PCR的扩增第72-73页
     ·GBV-C 5'NCR和E2区扩增片段测序结果第73-74页
     ·GBV-C 5'NCR和E2区序列基因分型的能力分析第74-75页
     ·基于GBV-C 5'NCR区序列对GBV-C的基因分型第75-76页
     ·基于GBV-C E2区序列对GBV-C的基因分型第76-77页
     ·GBV-C全基因组序列的扩增第77-78页
     ·GBV-C全基因组序列片段测序和序列拼接第78页
     ·GBV-C 7型与其它基因型间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比较第78-79页
     ·基于GBV-C全长基因序列对GBV-C的基因型的分析第79-80页
     ·GBV-C 7型重组位点的分析第80-81页
     ·云南省GBV-C基因型的流行特点第81-82页
     ·GBV-C E2区与HIV相互作用的氨基酸位点的分析第82-83页
   ·讨论第83-88页
     ·GBV-C基因型的命名第83页
     ·GBV-C基因分型的标准第83-86页
     ·我国GBV-C基因型流行特点第86-87页
     ·云南省GBV-C基因型流行及其分析第87-88页
     ·GBV-C与HIV间的相互作用第88页
   ·小结第88-90页
第四章 庚型肝炎病毒的起源与进化第90-119页
   ·引言第90-91页
   ·技术路线图第91-92页
   ·材料与方法第92-94页
     ·实验材料第92页
     ·主要软件第92页
     ·实验方法第92-94页
   ·实验结果第94-111页
     ·GBV-C的进化速率第94-95页
     ·GBV-C的起源第95-96页
     ·GBV-C的基因组序列的变异特征第96-97页
     ·基于高变区序列进行GBV-C的基因分型第97-98页
     ·基于E1/E2高变区序列进行GBV-C的基因分型第98-99页
     ·不同基因型GBV-C的分子进化速率第99-100页
     ·GBV-C五种基因型流行及其进化特征第100-109页
     ·南省GBV-C主要基因型的流行及其进化特征第109-111页
   ·讨论第111-118页
     ·GBV-C的分子进化速率第111-114页
     ·GBV-C进化速率的选择第114页
     ·GBV-C各基因型起源进化的比较第114-115页
     ·中国GBV-C主要流行株的传播第115-117页
     ·研究病毒起源及其进化动力学的意义第117-118页
   ·小结第118-119页
第五章 庚型肝炎病毒自身高清除率与机体microRNA的相关性第119-143页
   ·引言第119-120页
   ·技术路线第120-121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21-125页
     ·实验材料第121-122页
     ·主要试剂第122-123页
     ·仪器设备第123页
     ·实验方法第123-125页
   ·实验结果第125-134页
     ·与GBV-C 3'NCR区序列相关的microRNA预测第125-127页
     ·GBV-C 3'NCR区序列相关microRNA的筛选第127页
     ·GBV-C3'NCR和microRNA基因定性PCR检测第127-128页
     ·GBV-C 3'NCR和microRNA基因的测序结果第128-129页
     ·GBV-C 3'NCR和microRNA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129-130页
     ·GBV-C 3'NCR与microRNA基因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第130-132页
     ·microRNA与GBV-C 3'NCR间的相互作用第132页
     ·Has-mir-148a与GBV-C 3'NCR间的相互作用第132-134页
   ·讨论第134-141页
     ·MicroRNA的检测方法的选择第134-136页
     ·本研究检测体系中参照基因的选择第136-137页
     ·Has-miR-148a与GBV-C 3'NCR间的相互作用第137-138页
     ·Has-miR-148a与GBV-C 3'NCR作用位点的分析第138-139页
     ·Has-miR-148a的其它生物学功能第139-140页
     ·GBV-C的高清除率与Has-miR-148a的相关性第140-141页
   ·小结第141-14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43-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6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挝水电站项目和谐移民研究
下一篇:环境毒性物质MPTP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