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的科学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中的难点与重点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本文内容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5页 |
2 长安画派的形成 | 第15-21页 |
·长安画派的时代背景 | 第15-16页 |
·受“美术大众化思潮”和“延安革命文艺与社会主义新文艺思潮”的影响 | 第15-16页 |
·为适应时代和大众的文化需求 | 第16页 |
·长安画派的地域文化 | 第16-18页 |
·承载了西安古城的文明与历史文化 | 第16-17页 |
·表现黄土高原苍凉有力的自然风貌和勤劳淳朴的西北人物形象 | 第17-18页 |
·长安画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社会群体 | 第18-19页 |
·长安画派主要代表人物 | 第18-19页 |
·社会群体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3 长安画派代表作品艺术心理分析——艺术作品与个性心理分析 | 第21-31页 |
·赵望云作品与个性心理分析 | 第21-24页 |
·朴实、善良、平和的个性体现 | 第21-23页 |
·浓郁生活气氛和香醇的泥土气味表现 | 第23-24页 |
·石鲁作品与个性心理分析 | 第24-27页 |
·笔苍劲有力,气势非凡的个性 | 第24-25页 |
·“野、怪、乱、黑”的“癫狂”艺术个性 | 第25-26页 |
·别具一格、标新立异的典型表现 | 第26-27页 |
·何海霞作品与个性心理分析 | 第27-30页 |
·精神自由的个性体现 | 第27-28页 |
·画品即人品的宽广心胸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画派代表作品艺术心理分析——艺术作品与情感心理分析 | 第31-39页 |
·赵望云作品与情感心理分析 | 第31-33页 |
·“平民画家”的真实情感 | 第31-32页 |
·劳动快乐所流露的新鲜、无尽的情感 | 第32页 |
·作品中充满了“温度”并赋予生命的情感 | 第32-33页 |
·石鲁作品与情感心理分析 | 第33-36页 |
·以绘画语言立志抒情 | 第33-34页 |
·情愈高、愈深、愈远,也愈能欣赏生活表现生活 | 第34-35页 |
·来自于生命力的情感震撼 | 第35-36页 |
·何海霞作品与情感心理分析 | 第36-37页 |
·对西北土地和黄土高原的热爱和朴厚情感 | 第36页 |
·积极向上的主人翁心态与情感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5“长安画派”画家代表作品艺术心理分析——艺术作品与思维创新分析 | 第39-47页 |
·赵望云作品与思维创新分析 | 第39-41页 |
·对传统中国画题材的革新,使作品更着重于传神达意 | 第39-40页 |
·作品给“人化自然”以深刻的意义,为中国画做出创新 | 第40-41页 |
·石鲁作品与思维创新分析 | 第41-42页 |
·艺术上的领悟和追求使其主张个性、主张创新 | 第41页 |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是对艺术创新的推动 | 第41-42页 |
·何海霞作品与思维创新分析 | 第42-46页 |
·从“宽泛的大传统中索取”与创新 | 第42-43页 |
·在生活中出新意 | 第43-45页 |
·大胆实施八十叟变法与创新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6 长安画派的艺术价值及其心理影响 | 第47-57页 |
·长安画派的艺术价值 | 第47-50页 |
·有效的解决了笔墨当随时代的问题 | 第47-48页 |
·给传统中国画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 | 第48页 |
·既顺应时代变革,同时又有追求不同风格 | 第48-50页 |
·对中国画的影响 | 第50-52页 |
·不仅是地方特色的画派,在国画新技法的发展上可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 第50页 |
·长安画派是对中国画的继承和创新 | 第50-51页 |
·时代情感与地方风貌相统一,独立于艺术之林 | 第51-52页 |
·“长安画派”的艺术心理影响 | 第52-55页 |
·艺术个性与精神追求 | 第53-54页 |
·艺术情感与与审美表现 | 第54-55页 |
·创新思维与探索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7 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图表目录 | 第63-65页 |
附录一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