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前言 | 第11-29页 |
·印染废水概况 | 第11-13页 |
·印染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 第11-12页 |
·印染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 第12页 |
·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 第12-13页 |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的比较 | 第13页 |
·半导体光催化概况 | 第13-16页 |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发展历史 | 第13-14页 |
·可见光响应半导体材料的研究 | 第14-16页 |
·BiVO_4的光催化机理及研究状况 | 第16-24页 |
·BiVO_4的研究历史 | 第16页 |
·BiVO_4的结构及光催化机理 | 第16-18页 |
·BiVO_4的合成方法 | 第18-20页 |
·BiVO_4的改性 | 第20-22页 |
·BiVO_4光催化剂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膨润土研究概况 | 第24-27页 |
·膨润土的矿物学特征 | 第24-25页 |
·膨润土的性质 | 第25-26页 |
·膨润土负载纳米光催化剂的研究 | 第26-27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7-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2 BiVO_4/膨润土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29-40页 |
·制备 | 第29-32页 |
·试剂及原料 | 第29-30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30页 |
·膨润土的提纯 | 第30页 |
·BiVO_4的制备 | 第30-31页 |
·不同煅烧温度的BiVO_4/膨润土的制备 | 第31-32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32-33页 |
·晶型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微观结构分析 | 第33页 |
·比表面积测定 | 第33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33页 |
·能谱分析 | 第33页 |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晶型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微观结构分析 | 第34-36页 |
·比表面积分析 | 第36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 | 第36-38页 |
·能谱分析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3 BiVO_4/膨润土对C.I.活性蓝19的吸附动力学 | 第40-50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固液吸附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41页 |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 第41页 |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 第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C.I.活性蓝19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43-46页 |
·温度对吸附C.I.活性蓝19的影响 | 第46-48页 |
·表观吸附活化能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4 BiVO_4/膨润土对C.I.活性蓝19的光催化降解 | 第50-66页 |
·引言 | 第50页 |
·光催化动力学理论 | 第50-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仪器和材料 | 第51-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53-64页 |
·不同煅烧温度BiVO_4/膨润土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染液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不同光催化剂对比试验 | 第57-58页 |
·染液初始pH值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不同光源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光催化剂的重复使用 | 第62-64页 |
·光催化后溶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