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校园产业带设计初探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第12-15页 |
2 高校老校区产业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5-25页 |
·高校老校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15页 |
·高校老校区产业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5-17页 |
·高校老校区产业带的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高校老校区产业带的设计理论依据 | 第18-21页 |
·相关案例解读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校园产业带工程项目概述 | 第25-33页 |
·西安市碑林区的“三位一体”创新型城区格局 | 第25-26页 |
·环建大创意设计产业带项目概况 | 第26-30页 |
·环建大创意设计产业带项目发展策略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建大产业带的规划区域与功能布局 | 第33-55页 |
·建大产业带规划设计构思 | 第33-35页 |
·高校老校区产业带规划区域调研分析 | 第35-36页 |
·建大产业带规划区域研究 | 第36-47页 |
·基于创意设计产业的功能配置 | 第47-48页 |
·建大产业带合理的功能布局 | 第48-51页 |
·建大产业带的动态规划思想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5 建大产业带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 第55-89页 |
·高校产业带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 第55-56页 |
·建大产业带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 第56-64页 |
·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 第56-59页 |
·与校园整体空间的和谐共生 | 第59-61页 |
·空间形态的有机生长 | 第61-64页 |
·建大产业带道路交通规划研究 | 第64-78页 |
·规划和建设的思想与原则 | 第64-66页 |
·建大交通系统现状分析 | 第66-71页 |
·建大产业带动态交通组织 | 第71-75页 |
·建大产业带静态交通组织 | 第75-78页 |
·建大产业带环境要素设计研究 | 第78-84页 |
·广场空间设计研究 | 第78-81页 |
·绿化系统设计研究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9页 |
6 建大产业带建筑设计研究 | 第89-123页 |
·建大产业带建筑设计思想 | 第91-94页 |
·满足功能性需求 | 第92页 |
·尊重地域文化 | 第92-94页 |
·体现人文关怀 | 第94页 |
·营造创意气氛注入场所活力 | 第94页 |
·建大产业带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 第94-101页 |
·建筑空间分类与特点 | 第94-95页 |
·人性化的办公空间设计 | 第95-97页 |
·公共空间设计 | 第97-98页 |
·多义性空间的发展趋势 | 第98-101页 |
·建大产业带建筑形象塑造 | 第101-103页 |
·建筑形式的探索 | 第101页 |
·建筑表皮语言的表达 | 第101-102页 |
·建筑的文化内涵 | 第102-103页 |
·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 第103-105页 |
·建大产业带建筑设计实践研究 | 第105-121页 |
·西部建筑工程大厦设计研究 | 第105-110页 |
·学术交流中心设计研究 | 第110-116页 |
·建大塔楼设计研究 | 第116-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7 总结 | 第123-127页 |
·对高校产业带发展重要性的总结 | 第123-124页 |
·对论文研究内容的总结 | 第124页 |
·对高校产业带规划建设的展望 | 第124-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1页 |
图表附录 | 第131-136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