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舍单跨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技术比较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致谢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校舍安全政策回顾 | 第16-18页 |
·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 第18-20页 |
·加固方案综合分析 | 第20-21页 |
·加固的必要性 | 第20页 |
·方案选择的考虑因素 | 第20-21页 |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既有建筑物抗震加固方法 | 第22-33页 |
·引言 | 第22页 |
·基础工程加固方法 | 第22-24页 |
·基础扩大托换 | 第23页 |
·基础加深加固 | 第23页 |
·基础锚杆静压桩加固 | 第23-24页 |
·树根桩法 | 第24页 |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 | 第24-33页 |
·增大截面加固法 | 第25页 |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 第25-26页 |
·外包型钢法 | 第26-27页 |
·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法(HPF) | 第27页 |
·预应力碳纤维材料加固法 | 第27-28页 |
·基底隔震加固法 | 第28-30页 |
·板墙加固法 | 第30-31页 |
·屈曲约束支撑加固法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单跨框架结构加固的抗震性能分析 | 第33-56页 |
·分析软件介绍 | 第33页 |
·工程概况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单跨框架结构的性能分析 | 第34-38页 |
·加固方案 | 第38-40页 |
·板墙加固方案 | 第38-39页 |
·屈曲约束支撑加固方案 | 第39-40页 |
·反应谱分析 | 第40-43页 |
·结构振型特点 | 第41-42页 |
·多遇地震下反应谱分析 | 第42-43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43-48页 |
·性能评价方法--能力谱法 | 第43-44页 |
·分析结果及性能评估 | 第44-48页 |
·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48-55页 |
·多遇地震 | 第49-53页 |
·罕遇地震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单跨框架结构加固的施工工艺对比 | 第56-86页 |
·板墙加固法的施工工艺 | 第56-70页 |
·板墙加固法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 第56页 |
·板墙加固法施工建设阶段 | 第56-65页 |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第65-66页 |
·改造施工中的污染及防护 | 第66-67页 |
·板墙加固中的问题 | 第67页 |
·施工总周期、机械及人员配置 | 第67-70页 |
·增设屈曲约束支撑加固法的施工工艺 | 第70-82页 |
·屈曲约束支撑类型的选择 | 第70页 |
·施工前的工作准备 | 第70-71页 |
·施工建设阶段 | 第71-76页 |
·施工质量控制及检查 | 第76-78页 |
·增设屈曲约束支撑加固中的问题 | 第78-79页 |
·施工总周期、人员及机械配置 | 第79-82页 |
·工程经济性能分析 | 第82-85页 |
·技术经济性分析的必要性 | 第82页 |
·屈曲约束支撑加固法工程量的计算 | 第82-83页 |
·板墙加固法工程量的计算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展望与不足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