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社会背景 | 第9页 |
·项目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和目标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文献研究及案例分析 | 第10-11页 |
·实地调研 | 第11-12页 |
·总结归纳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建筑叙事的理论阐述 | 第15-23页 |
·叙事学与建筑叙事 | 第15-16页 |
·叙事学的定义与产生 | 第15页 |
·建筑叙事学的定义与产生 | 第15-16页 |
·建筑叙事的要素 | 第16-17页 |
·叙事的三要素 | 第16页 |
·设计师与使用者的统一 | 第16-17页 |
·建筑叙事的思维 | 第17-18页 |
·思维的三个层次 | 第17-18页 |
·思维的解读 | 第18页 |
·表达与解读的差异 | 第18页 |
·建筑叙事与其它领域的相互影响 | 第18-21页 |
·建筑叙事与文学作品 | 第18-19页 |
·建筑叙事与电影 | 第19-20页 |
·建筑叙事与景观叙事 | 第20-21页 |
·建筑叙事的目的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建筑空间叙事的案例分析 | 第23-33页 |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 第23-26页 |
·项目概况 | 第23页 |
·空间秩序的建立 | 第23-24页 |
·建筑风格的表述 | 第24页 |
·路径及场景注释 | 第24-26页 |
·万科第五园 | 第26-28页 |
·项目概况 | 第26页 |
·空间秩序的建立 | 第26-27页 |
·建筑风格的表述 | 第27-28页 |
·路径及场景注释 | 第28页 |
·美秀美术馆 | 第28-33页 |
·项目概况 | 第28-29页 |
·空间秩序的建立 | 第29-30页 |
·建筑风格的表述 | 第30-31页 |
·路径及场景注释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叙事思维在建筑空间中的表达 | 第33-43页 |
·空间叙事的建立 | 第33-36页 |
·平面秩序的约束 | 第33-34页 |
·视觉秩序的引导 | 第34-35页 |
·情感的归属 | 第35-36页 |
·叙事场所的构建 | 第36-38页 |
·材料的表现 | 第36-37页 |
·技术的营造 | 第37页 |
·意义的呈现 | 第37-38页 |
·场景的引导与约束 | 第38-43页 |
·路径的组织 | 第38-39页 |
·场景的注释 | 第39-43页 |
第五章 实践案例——玉溪市市委党校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 | 第43-53页 |
·项目概况 | 第43页 |
·项目用地 | 第43页 |
·项目现状 | 第43页 |
·项目调研 | 第43页 |
·项目定位 | 第43-44页 |
·空间秩序的叙事 | 第44-49页 |
·主轴线的空间叙事 | 第44-47页 |
·次轴线的空间叙事 | 第47-49页 |
·景观轴线的叙事 | 第49页 |
·建筑的叙事 | 第49-52页 |
·建筑整体的表述 | 第49-50页 |
·建筑细部的表述 | 第50页 |
·教学区风格的表述 | 第50-51页 |
·生活区风格的表述 | 第51页 |
·建筑叙事的修辞手法 | 第51-52页 |
·场景的注释 | 第52-53页 |
·文字、绘画 | 第52页 |
·雕塑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