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奶性状候选基因EEF1D和PDE9A功能验证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 ·奶牛分子育种的主要技术和研究方向 | 第10-17页 |
| ·可变剪接 | 第17-21页 |
| ·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 第21-26页 |
| ·基因功能验证 | 第26-29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基于GWAS确定产奶性状的候选基因 | 第30-41页 |
| ·试验材料 | 第30-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37-41页 |
| 第三章 EEF1D和PDE9A基因的可变剪接研究 | 第41-62页 |
| ·试验材料 | 第41-42页 |
| ·试验方法 | 第42-5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7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57-62页 |
| 第四章 牛乳腺上皮原代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62-76页 |
| ·试验材料 | 第62-63页 |
| ·试验方法 | 第63-6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3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73-76页 |
| 第五章 候选基因过表达和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76-9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6-8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3-90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90-93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后续实验计划 | 第93-94页 |
| ·现有研究结果 | 第93页 |
| ·后续实验计划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
| 个人简介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