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0页 |
2 旅游合同与精神损害概说 | 第10-16页 |
·旅游合同 | 第10-13页 |
·旅游合同的概念 | 第10-11页 |
·旅游合同的性质 | 第11-13页 |
·精神损害赔偿内涵演进与违约责任之目标 | 第13-14页 |
·精神损害概念的再认识 | 第13-14页 |
·旅游精神享受调整之缺失 | 第14-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3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比较研究 | 第16-22页 |
·英国法 | 第16-17页 |
·美国法 | 第17-18页 |
·德国 | 第18-19页 |
·法国法 | 第19-20页 |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 第20页 |
·我国台湾地区 | 第20页 |
·比较分析 | 第20-22页 |
4 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与基础理论 | 第22-29页 |
·旅游合同的特殊性 | 第22页 |
·旅游合同类型化 | 第22-24页 |
·违约侵害人身权造成精神损害的情形 | 第23页 |
·违约侵害特殊的财产权造成精神损害的情形 | 第23页 |
·违约侵害精神利益但不构成侵权或难以证明侵权的情形 | 第23-24页 |
·传统理论对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保护的不足 | 第24-26页 |
·违约行为导致精神损害之纠纷日益增多 | 第24页 |
·仅给予精神损害侵权法上之救济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 第24-25页 |
·现行责任竞合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25-26页 |
·旅游合同中建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正义价值理论 | 第26页 |
·完全赔偿原则 | 第26页 |
·契约自由理论 | 第26-27页 |
·合同法保护利益的扩张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5 旅游合同中违约损害赔偿制度之构建 | 第29-35页 |
·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29-31页 |
·旅游合同有名化 | 第29页 |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设立 | 第29-30页 |
·完善旅游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 第30-31页 |
·限制性规定 | 第31-33页 |
·减轻损失规则 | 第31页 |
·精神损害程度规则 | 第31-32页 |
·因果关系规则 | 第32页 |
·过失相抵规则 | 第32-33页 |
·赔偿标准的设定 | 第33-35页 |
·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原则 | 第33-34页 |
·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方法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