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中的文化窘境与文化突围--湖南卫视的艰难探索之路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起源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第12-14页 |
第1章 “娱乐立台”——湖南卫视的商业成功 | 第14-24页 |
·90 年代以来中国省级电视的市场进程 | 第14-17页 |
·成为大众文化的主要传播载体 | 第14-15页 |
·践行广泛的市场经营活动 | 第15-16页 |
·探索凸显品牌价值的频道定位 | 第16-17页 |
·湖南卫视“娱乐立台”的发展历程 | 第17-20页 |
·“娱乐”兴台的探索期(1997-2003 年) | 第17-18页 |
·“娱乐”品牌的扩展期(2003-2006 年) | 第18-19页 |
·“娱乐”品牌的成熟期(2006-2009 年) | 第19-20页 |
·“娱乐”品牌的调整期(2009 年—至今) | 第20页 |
·湖南卫视“娱乐立台”的商业成功 | 第20-22页 |
·收视率领跑省级卫视广告收入跳跃式增长 | 第21页 |
·发展多种盈利模式创新电视生产方式 | 第21-22页 |
·先发制人抢占品牌高地商业模式成行业标杆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第2章 “文化缺失”——湖南卫视的文化窘境 | 第24-36页 |
·来自管理者的警告与处分 | 第24-27页 |
·对真人选秀节目的规制 | 第24-26页 |
·对自办娱乐栏目的警告 | 第26-27页 |
·对热播电视剧的“限播” | 第27页 |
·来自专家学者的分析与批评 | 第27-29页 |
·对商业因素浸入媒体运作的担忧 | 第28页 |
·对娱乐化引起的文化角色失范的批评 | 第28-29页 |
·来自社会大众与受众的压力 | 第29-32页 |
·对青少年心智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 | 第29-30页 |
·对“山寨”电视内容的批评 | 第30-31页 |
·对娱乐节目文化品味的质疑 | 第31-32页 |
·来自自身的思考与反省 | 第32-35页 |
·向年轻人传递积极的正能量 | 第32-33页 |
·慈善公益成为娱乐节目新诉求 | 第33-34页 |
·对文化类节目市场的探索与坚持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第3章 “探索之旅”——湖南卫视的艰难突围 | 第36-47页 |
·“新闻立台”与“娱乐立台” | 第36-39页 |
·教化年代的“新闻立台”传统理念 | 第36-37页 |
·“娱乐立台”兴盛下的“新闻立台”式微 | 第37-38页 |
·娱乐狂欢后“新闻立台”的理性回归 | 第38-39页 |
·湖南卫视“娱乐立台”的挣扎与沉浮 | 第39-43页 |
·关于“娱乐立台”的名实之争 | 第40-41页 |
·“娱乐立台”在限娱令下的生存危机 | 第41-42页 |
·“娱乐立台”在市场经营中存在的风险 | 第42-43页 |
·“新闻”与“娱乐”的均衡发展 | 第43-46页 |
·“新闻”与“娱乐”齐头并进的难点 | 第44页 |
·“新闻”与“娱乐”均衡发展的措施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未知之旅”——湖南卫视究竟路在何方? | 第47-60页 |
·商业与文化共赢规律的探索 | 第47-53页 |
·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内涵及其关系 | 第47-48页 |
·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共赢的基本规律 | 第48-51页 |
·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实现共赢的条件 | 第51-53页 |
·健康“电视大众文化”的构建 | 第53-55页 |
·激发并引导社会大众的文化创造力 | 第53-54页 |
·保持与各层次文化间的良性互动以形成文化自觉 | 第54-55页 |
·追求文化形式的多样性与创新 | 第55页 |
·湖南卫视娱乐品牌的坚守 | 第55-59页 |
·湖南卫视商业与文化实现共赢的成功之道 | 第56-57页 |
·湖南卫视在探索商业与文化共赢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 | 第57-58页 |
·湖南卫视如何发扬与坚守娱乐品牌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注释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