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绪论 | 第7-19页 |
| ·缘起 | 第7-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 ·章节结构设置 | 第17-19页 |
| 第1章 齐美尔与青年卢卡奇思想关联的可能 | 第19-28页 |
| ·二十世纪初两人交际 | 第19-21页 |
| ·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出身 | 第21-24页 |
| ·新康德主义文化哲学转向 | 第24-28页 |
| 第2章 齐美尔对青年卢卡奇异化思想的影响 | 第28-38页 |
| ·异化的表征:现代文化的危机 | 第28-31页 |
| ·异化的动因:劳动分工致意义丧失 | 第31-33页 |
| ·异化的本质:生命与形式的二元冲突 | 第33-38页 |
| 第3章 青年卢卡奇对齐美尔异化思想的改造 | 第38-51页 |
| ·对齐美尔异化分析的肤浅性展开批判 | 第39-40页 |
| ·用韦伯的理性修正齐美尔异化的非理性 | 第40-43页 |
| ·在马克思基础上调和齐美尔与韦伯的异化 | 第43-46页 |
| ·以无产阶级意识代齐美尔艺术-距离克服异化 | 第46-51页 |
| 结语 | 第51-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 A 齐美尔国内译介历程 | 第62-63页 |
| 附录 B 卢卡奇国内译介历程 | 第63-6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