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扬州市水稻生产的时空变化与波动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案 | 第12-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8页 |
·数据来源 | 第18-20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0页 |
·论文结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1-27页 |
·关于粮食作物生产变化的研究 | 第21-24页 |
·关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单产变化的研究 | 第21-22页 |
·关于粮食作物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2-23页 |
·关于粮食作物生产布局变化的研究 | 第23-24页 |
·关于粮食生产波动的研究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扬州市水稻生产时空变化的特征分析 | 第27-43页 |
·扬州市水稻生产的时序变化 | 第27-29页 |
·扬州市水稻生产在全省的地位变化分析 | 第29-31页 |
·扬州市水稻生产位置排名变化分析 | 第29-30页 |
·扬州市水稻生产与全省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扬州市与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关联变化分析 | 第31-32页 |
·扬州市各县(市、区)水稻生产情况变化分析 | 第32-36页 |
·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分析 | 第32-33页 |
·水稻单产水平变化分析 | 第33-34页 |
·水稻产量变化分析 | 第34-35页 |
·扬州市各县(市、区)水稻生产与全市比较分析 | 第35-36页 |
·扬州市水稻籼稻、粳稻发展时空变化分析 | 第36-40页 |
·全市籼稻、粳稻构成变化分析 | 第36-37页 |
·扬州市各县(市、区)籼稻、粳稻构成变化分析 | 第37-40页 |
·扬州市水稻生产集中度分析 | 第40-43页 |
·扬州市各县(市、区)水稻生产区位熵分析 | 第40-41页 |
·扬州市水稻生产地理联系率分析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扬州市水稻生产的波动测定与分析 | 第43-61页 |
·扬州市水稻生产波动的H-P滤波分析 | 第43-56页 |
·全市水稻生产的H-P滤波分析 | 第43-49页 |
·各县(市、区)水稻生产的H-P滤波分析 | 第49-56页 |
·扬州市各县(市、区)水稻产量关联系数测定 | 第56-57页 |
·扬州市水稻生产波动的小波分析 | 第57-61页 |
·扬州市水稻产量的特征时间尺度和周期性特征分析 | 第57-60页 |
·扬州市水稻生产的小波方差分析 | 第60页 |
·扬州市水稻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扬州市水稻生产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71页 |
·扬州市水稻种植面积和单产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扬州市各县(市、区)产量对全市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扬州市水稻种植面积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3-66页 |
·扬州市水稻种植面积变化贡献率分析 | 第63-64页 |
·宏观政策对水稻种植面积的影响 | 第64-65页 |
·水稻种植效益因素对水稻种植面积的影响 | 第65-66页 |
·扬州市水稻单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6-71页 |
·自然灾害 | 第66-68页 |
·稻作方式的变化 | 第68-69页 |
·籼稻、粳稻单产的变化 | 第69-70页 |
·科技进步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和相关建议 | 第71-74页 |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 第72页 |
·创新点 | 第72页 |
·不足 | 第72页 |
·相关对策建议 | 第72-74页 |
·切实稳定水稻种植面积 | 第72页 |
·努力提高水稻单产水平 | 第72-73页 |
·促进县(市、区)水稻生产协调增长 | 第73页 |
·加强对水稻生产预警分析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