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书文教授治疗过早搏动的药物配伍特点及临床辨证规律探析
| 提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临床资料 | 第10-21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 2 诊断标准 | 第10-12页 |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0页 |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 ·相关疾病判断标准 | 第11页 |
|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1-12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病例选取及分组 | 第12页 |
| ·早搏患者症状、体征、病史等资料 | 第12-13页 |
| ·统计方法 | 第13页 |
| 4 研究结果 | 第13-19页 |
| ·临床基本资料分析 | 第13-15页 |
| ·中医证型出现的频数、频率统计 | 第15页 |
| ·治疗早搏常用中药的配伍规律和功效分类 | 第15-19页 |
| 5 清热解毒凉血药物与早搏中医症候的方程回归分析 | 第19-20页 |
| 6 早搏合并相关疾病时的用药特点: | 第20-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讨论 | 第22-33页 |
| 1 早搏的历史源流 | 第22-23页 |
| 2 早搏的病因病机 | 第23-24页 |
| 3 心脏早搏的辩证分型探讨 | 第24-25页 |
| 4 丁书文教授对早搏的治疗方法探析 | 第25-27页 |
| 5 丁书文教授治疗早搏常用中药探析 | 第27-33页 |
| ·黄芪 | 第27-28页 |
| ·麦冬 | 第28页 |
| ·生地 | 第28-29页 |
| ·五味子 | 第29页 |
| ·山萸肉 | 第29-30页 |
| ·黄连 | 第30页 |
| ·甘草 | 第30-31页 |
| ·青蒿 | 第31页 |
| ·元胡 | 第31页 |
| ·川芎 | 第31-33页 |
| 结语 | 第33-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 综述 | 第36-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详细摘要 | 第5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