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亚临床酮病对围产期奶牛临床发病情况、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的影响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缩略语说明第13-15页
前言第15-16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6-39页
 第一章 奶牛亚临床酮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的研究进展第17-29页
  1 奶牛亚临床酮病的产生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奶牛高产第17页
   ·日粮第17页
   ·产前过肥第17页
   ·继发因素第17-18页
   ·其它原因第18页
  2 高产奶牛亚临床酮病的流行特点第18页
  3 高产奶牛亚临床酮病的危害第18-21页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第18-19页
   ·与奶牛隐形乳房炎发生的关系第19-20页
   ·与奶牛繁殖性能的下降的关系第20-21页
  4 与奶牛产后免疫抑制的关系第21-22页
  5 高产奶牛亚临床酮病的防控措施研究进展第22-24页
   ·体况评分第22页
   ·围产期奶牛血液代谢学检测第22-23页
   ·营养需求方面第23页
   ·监测乳脂/乳蛋白比例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29页
 第二章 围产期奶牛免疫抑制的影响因素第29-39页
  1. 能量代谢第29-30页
   ·酮病及能量负平衡第29-30页
  2 产后瘫痪第30页
  3. 应激第30-33页
   ·热应激第30-31页
   ·移群应激第31页
   ·分娩应激第31-32页
   ·氧化应激第32-33页
  4. 日粮第33-36页
   ·日粮配方的改变第33-34页
   ·霉菌毒素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第39-78页
 第三章 亚临床酮病对围产期奶牛临床疾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第40-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0-44页
   ·试验牛只第40页
   ·日粮配方、营养成分及饲养管理第40-41页
   ·试验器材及试剂第41页
   ·样品采集第41页
   ·试验指标的检测方法第41页
   ·围产期奶牛部分疾病发病情况调查第41-44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45页
   ·围产期奶牛疾病发病情况调查第44-45页
   ·亚临床酮病牛围产期血清BHBA的变化规律第45页
  3 讨论第45-47页
   ·亚临床酮病对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的影响第45-47页
   ·试验期间奶牛BHBA的变化第47页
  4 小结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第四章 亚临床酮病对围产期奶牛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第52-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54页
   ·试验牛只第52页
   ·日粮配方、营养成分及饲养管理第52页
   ·试验器材及试剂第52-53页
   ·样品的采集第53页
   ·各生化指标检测方法第53-54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5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4-57页
   ·亚临床酮病对围产期奶牛部分代谢指标的动态影响第54-55页
   ·亚临床酮病奶牛部分抗氧化指标检测第55-57页
   ·亚临床酮病牛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检测第57页
   ·奶牛亚临床酮病丙二醛检测第57页
  3 讨论第57-61页
   ·亚临床酮病对围产期奶牛部分代谢指标的变化的影响第57-59页
   ·亚临床酮病对奶牛部分氧化及抗氧化指标的消长规律的影响第59-61页
  4 小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第五章 亚临床酮病对围产期奶牛免疫功能的动态影响第66-78页
  1 材料方法第66-68页
   ·试验牛只筛选第66页
   ·日粮配方、饲养管理以及营养成分第66页
   ·试验器材及试剂第66-67页
   ·样品采集第67页
   ·试验指标的检测方法第67-68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6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8-70页
   ·围产期亚临床酮病奶牛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变化第68页
   ·围产期亚临床酮病奶牛的部分免疫因子的变化第68-70页
  3 讨论第70-74页
   ·亚临床酮病对奶牛细胞免疫的变化消长规律的影响第70-71页
   ·亚临床酮病对奶牛部分体液免疫的影响第71-72页
   ·亚临床酮病对奶牛部分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第72-74页
  4 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全文总结第78-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组IBDV Vp2蛋白的制备与免疫保护试验
下一篇:ZEN、T-2、FB1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优化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