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Pv6性能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国外移动IPv6的发展情况 | 第8-10页 |
·移动IPv6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 第1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第2章 IPv6与移动IPv6技术分析 | 第12-28页 |
·IPv6产生的背景 | 第12页 |
·IPv6的特点 | 第12-19页 |
·IPv6与IPv4对比 | 第12-13页 |
·IPv6地址结构 | 第13-15页 |
·IPv6接口标识符 | 第15页 |
·IPv6地址的配置方式 | 第15-16页 |
·IPv6数据报的格式 | 第16-17页 |
·IPv6数据报的扩展报头 | 第17-19页 |
·移动IPv6的基本概念 | 第19-26页 |
·移动IPv6的优点 | 第19-20页 |
·移动IPv6的组成以及一些基本的术语 | 第20-22页 |
·移动IPv6的数据结构 | 第22-24页 |
·移动IPv6的报头扩展 | 第24-26页 |
·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移动IPv6安全机制分析 | 第28-41页 |
·移动IPv6安全机制 | 第28页 |
·移动IPv6面临的几种安全威胁 | 第28-30页 |
·绑定更新相关的威胁 | 第28-29页 |
·与负载数据包有关的威胁 | 第29页 |
·移动IPv6安全机制针对自身的威胁 | 第29-30页 |
·移动IPv6的安全特性 | 第30-31页 |
·移动IPv6的几种安全机制 | 第31-39页 |
·移动 IPSec | 第31-37页 |
·返回路由可达过程 | 第37-38页 |
·加密生成地址协议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移动IPv6实现和解决方案的分析 | 第41-57页 |
·移动IPv6实验系统 | 第41-42页 |
·移动IPv6实验系统简介 | 第41-42页 |
·移动IPv6实验系统的选择 | 第42页 |
·系统平台 | 第42-44页 |
·实现功能简介 | 第42-43页 |
·硬件平台设计 | 第43页 |
·软件平台设计 | 第43-44页 |
·解决方案与思路 | 第44-48页 |
·移动IPv6通信关键问题简介 | 第48页 |
·移动检测过程 | 第48-50页 |
·转交地址的配置 | 第50-51页 |
·家乡注册 | 第51-52页 |
·移动节点通信实现细节 | 第52-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移动IPv6实验测试结果及评价 | 第57-68页 |
·实验硬件平台的搭建 | 第57页 |
·实验过程及其数据报文的分析 | 第57-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总结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