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交通运输建筑、邮电通信建筑、广播电视建筑论文

铁路交通枢纽综合体功能复合与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20页
   ·概念及研究范围第12页
     ·铁路交通枢纽综合体第12页
     ·研究范围第12页
   ·研究背景分析第12-14页
     ·铁路运输的跨越式发展第12-13页
     ·传统铁路客运站向铁路综合体的转变第13-14页
     ·对铁路综合体的研究不够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理论意义第14页
     ·现实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8页
     ·国内研究第15-17页
     ·国外研究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研究框架第18-20页
2 铁路综合体功能复合及复合功能空间构成第20-35页
   ·铁路综合体特征分析第20-23页
     ·铁路综合体功能构成第20页
     ·铁路综合体类型第20-22页
     ·铁路综合体规模第22-23页
   ·铁路综合体功能复合第23-28页
     ·铁路综合体功能复合化原因第23-27页
     ·铁路综合体功能复合化体现第27-28页
   ·铁路综合体复合功能空间的构成及空间布局模式分析第28-34页
     ·复合功能空间的构成和特点第28-30页
     ·功能空间布局的转变与模式分析第30-34页
   ·小结第34-35页
3 铁路综合体及其周边空间复合化设计分析第35-55页
   ·铁路综合体及其周边的整体性开发设计第35-38页
     ·设计相关的城市功能实体第35-36页
     ·铁路综合体及周边综合性开发策略第36-38页
   ·铁路综合体及周边交通的立体化衔接第38-45页
     ·铁路综合体周边交通方式第38-39页
     ·铁路综合体及周边交通方式的衔接设计第39-42页
     ·立体化设计的方法第42-45页
   ·铁路综合体及周边地上地下两级延伸和拓展第45-50页
     ·地下空间开发的优势第45-46页
     ·地下空间开发设计模式第46-48页
     ·地上空间开发设计模式第48-50页
   ·铁路综合体及周边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第50-54页
     ·铁路综合体与周边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第51-52页
     ·铁路综合体与周边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表现第52-54页
   ·小结第54-55页
4 铁路综合体站房空间形态的转变及设计第55-74页
   ·铁路综合体站房各功能要素设计原则第55-56页
     ·一般性设计原则第55页
     ·各功能要素分类设计原则第55-56页
   ·铁路综合体站房空间各功能要素形态的转变及设计第56-72页
     ·站前广场、站房、站场空间布局模式转变第56-57页
     ·站前广场与出站换乘空间复合化设计第57-59页
     ·站内空间形态的转变及复合化设计第59-63页
     ·站台空间与候车空间形态转变及复合化设计第63-69页
     ·站内商业空间与候车空间复合化设计第69-72页
   ·站房空间各功能要素复合化设计方法第72-73页
     ·空间三维立体穿插第72页
     ·地上地下的叠层性设计第72-73页
   ·小结第73-74页
5 案例分析第74-94页
   ·北京南站第74-83页
     ·项目概况第74页
     ·空间布局模式分析第74-77页
     ·交通流线模式对车站空间形态的影响性分析第77-80页
     ·站房内部空间复合化分析第80-82页
     ·站房及周边复合第82-83页
   ·日本京都站第83-88页
     ·项目概况及规划设计目标第84页
     ·站内空间布局模式第84-85页
     ·空间布局模式复合化设计分析第85-88页
   ·柏林中央火车站第88-94页
     ·项目概况第88页
     ·车站空间布局模式第88-91页
     ·车站及周边公共空间的一体化分析第91-92页
     ·站内商业空间的布局模式分析第92-94页
6 结论与讨论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作者简历第100-10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村镇中的建筑更新设计研究--以山西省泽州县西黄石历史文化名村为例
下一篇:广饶县物流园区规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