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图像信息容量与区域下垫面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遥感技术及图像信息特征第9-10页
     ·遥感图像信息容量及影响因素第10-11页
     ·区域下垫面结构理论第11页
   ·研究现状第11-1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16页
     ·项目来源第14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6页
     ·技术路线第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基础及方法第17-28页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源第17-18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7-18页
     ·研究资料及数据源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21页
     ·区域生态环境的遥感分析方法第18-20页
     ·基于栅格数据的GIS空间分析技术第20页
     ·区域下垫面空间特征的定量表达第20-21页
     ·尺度变换方法第21页
   ·关键技术第21-27页
     ·图像信息容量模型构建第21-22页
     ·混合像元光谱分解及其改进第22-26页
     ·栅格计算框架下的多数据源综合分析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区域下垫面结构空间尺度特征分析第28-38页
   ·空间尺度变换的理论与方法第28-30页
     ·空间尺度变换的原理第28页
     ·空间尺度变换的方法第28-30页
   ·下垫面结构指数对粒度变化的响应第30-34页
     ·区域下垫面组分及结构指数选择第30-32页
     ·对粒度变换响应分析第32-34页
   ·下垫面结构指数对研究幅度变换的响应第34-36页
     ·从中心向四周的结构指数响应第34-35页
     ·不同方向上结构指数对幅度变化的响应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信息容量与区域下垫面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第38-62页
   ·图像信息容量模型及空间特征第38-45页
     ·遥感图像信息容量模型构建第38-41页
     ·遥感图像信息容量约束区间第41-42页
     ·窗口信息容量计算及特征分析第42-45页
   ·区域不透水面提取及空间特征第45-53页
     ·区域不透水面提取第46-51页
     ·不透水面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第51-53页
   ·区域植被覆盖提取及空间特征第53-60页
     ·植被指数的计算及空间格局第53-57页
     ·植被盖度的计算及空间格局第57-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信息容量与下垫面结构的空间关系分析第62-74页
   ·植被覆盖与信息容量的空间关系第62-67页
     ·植被覆盖与信息容量的剖面趋势分析第62-65页
     ·植被覆盖与信息容量的统计分析第65-66页
     ·植被覆盖与信息容量的线性模拟第66-67页
   ·信息容量与不透水面的空间关系第67-72页
     ·不透水面与信息容量剖面趋势对比第67-71页
     ·不透水面与信息容量的线性模拟第71页
     ·不透水面与信息容量的窗口相关性分析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结论第74-75页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GIS的测土配方施肥决策系统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恢复力视角下山区道路对乡村社会—生态景观的影响研究--以商洛市商州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