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风力发电发展状况 | 第11页 |
·海上风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风电建模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风力发电机组模型 | 第13-14页 |
·风电场等值建模 | 第14-15页 |
·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风电接入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风电接入后对功角稳定性的影响 | 第16页 |
·风电接入后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 第16页 |
·风电接入后对频率稳定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其它影响 | 第17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风电机组机电暂态建模 | 第19-29页 |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及特性 | 第19-21页 |
·变速双馈风电机组机电暂态模型 | 第21-27页 |
·风电机组机电暂态模型整体框图 | 第21页 |
·风力机及其控制系统模型 | 第21-25页 |
·变频器电气控制模型 | 第25-26页 |
·发电机和变流器模型 | 第26-27页 |
·变速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机电暂态模型的异同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风电并网对电网影响评估中的风电仿真模型的比较和研究 | 第29-53页 |
·三种风机模型理论对比分析 | 第29-34页 |
·风机电磁暂态模型和机电暂态模型对比分析 | 第29-33页 |
·自搭风机机电暂态模型和 BPA 风机模型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三种风机模型仿真对比分析 | 第34-52页 |
·定功率因数模式下的风速扰动仿真 | 第34-48页 |
·定电压控制模式下的风速扰动仿真 | 第48-49页 |
·系统故障仿真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海上风电场并网规划原则研究 | 第53-78页 |
·仿真系统及仿真条件 | 第53-60页 |
·仿真系统 | 第53-54页 |
·仿真条件 | 第54-60页 |
·单风电场接入电压等级及接入容量控制原则研究 | 第60-66页 |
·PCC 短路容量与单风场最大并网容量的关系 | 第60-62页 |
·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电气距离与最大并网容量的关系 | 第62-64页 |
·负荷水平对最大并网容量的影响分析 | 第64页 |
·风电场功率因数对最大并网容量的影响分析 | 第64-65页 |
·风电场无功补偿配置研究 | 第65-66页 |
·多风电场接入方式及接入容量控制原则研究 | 第66-75页 |
·仿真系统 | 第66-68页 |
·电网接线方式对多风电场最大并网容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多风电场接入方式及接入容量控制原则研究 | 第69-72页 |
·风电场并网容量组合对最大并网容量的影响分析 | 第72-73页 |
·负荷水平对最大并网容量的影响分析 | 第73页 |
·风电场功率因数对最大并网容量的影响分析 | 第73-74页 |
·风电场无功补偿配置研究 | 第74-75页 |
·近海风电场并网规划流程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实例仿真 | 第78-84页 |
·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简介 | 第78-79页 |
·电气计算主要原则 | 第79页 |
·潮流计算 | 第79-81页 |
·稳态潮流计算 | 第79页 |
·风速扰动下的潮流计算 | 第79-81页 |
·稳定计算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附录1 | 第89-91页 |
附录2 | 第91-92页 |
附录3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件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