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风能发电论文

风电建模及海上风电场并网规划原则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风力发电发展状况第11页
     ·海上风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风电建模研究现状第13-15页
     ·风力发电机组模型第13-14页
     ·风电场等值建模第14-15页
   ·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现状第15-17页
     ·风电接入对电能质量的影响第15-16页
     ·风电接入后对功角稳定性的影响第16页
     ·风电接入后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第16页
     ·风电接入后对频率稳定性的影响第16-17页
     ·其它影响第17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17-19页
第二章 风电机组机电暂态建模第19-29页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及特性第19-21页
   ·变速双馈风电机组机电暂态模型第21-27页
     ·风电机组机电暂态模型整体框图第21页
     ·风力机及其控制系统模型第21-25页
     ·变频器电气控制模型第25-26页
     ·发电机和变流器模型第26-27页
   ·变速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机电暂态模型的异同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风电并网对电网影响评估中的风电仿真模型的比较和研究第29-53页
   ·三种风机模型理论对比分析第29-34页
     ·风机电磁暂态模型和机电暂态模型对比分析第29-33页
     ·自搭风机机电暂态模型和 BPA 风机模型对比分析第33-34页
   ·三种风机模型仿真对比分析第34-52页
     ·定功率因数模式下的风速扰动仿真第34-48页
     ·定电压控制模式下的风速扰动仿真第48-49页
     ·系统故障仿真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海上风电场并网规划原则研究第53-78页
   ·仿真系统及仿真条件第53-60页
     ·仿真系统第53-54页
     ·仿真条件第54-60页
   ·单风电场接入电压等级及接入容量控制原则研究第60-66页
     ·PCC 短路容量与单风场最大并网容量的关系第60-62页
     ·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电气距离与最大并网容量的关系第62-64页
     ·负荷水平对最大并网容量的影响分析第64页
     ·风电场功率因数对最大并网容量的影响分析第64-65页
     ·风电场无功补偿配置研究第65-66页
   ·多风电场接入方式及接入容量控制原则研究第66-75页
     ·仿真系统第66-68页
     ·电网接线方式对多风电场最大并网容量的影响第68-69页
     ·多风电场接入方式及接入容量控制原则研究第69-72页
     ·风电场并网容量组合对最大并网容量的影响分析第72-73页
     ·负荷水平对最大并网容量的影响分析第73页
     ·风电场功率因数对最大并网容量的影响分析第73-74页
     ·风电场无功补偿配置研究第74-75页
   ·近海风电场并网规划流程第75-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实例仿真第78-84页
   ·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简介第78-79页
   ·电气计算主要原则第79页
   ·潮流计算第79-81页
     ·稳态潮流计算第79页
     ·风速扰动下的潮流计算第79-81页
   ·稳定计算第81-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结论第84-85页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附录1第89-91页
附录2第91-92页
附录3第92-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附件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湛江调顺电厂发电机进相运行分析
下一篇:基于动态相量法的电压源型换流器谐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