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能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引言 | 第11-18页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能源经济学理论回顾 | 第12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3. 研究问题 | 第15-16页 |
| 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第1章 能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26页 |
| 第一节 能源与能源经济 | 第18-21页 |
| ·能源及其种类 | 第18-19页 |
| ·能源经济 | 第19-21页 |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第21-26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 第21-23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 | 第23-24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则 | 第24-26页 |
| 第2章 内蒙古能源经济发展 | 第26-41页 |
| 第一节 内蒙古能源结构 | 第26-28页 |
| ·煤炭资源丰富 | 第26-27页 |
|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 第27-28页 |
| ·风能及太阳能开发潜力大 | 第28页 |
| 第二节 内蒙古能源经济发展状况 | 第28-31页 |
| ·煤炭工业 | 第28-29页 |
| ·电力工业 | 第29-30页 |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第30-31页 |
| ·煤化工及天然气化工 | 第31页 |
| 第三节 内蒙古能源经济发展的优势 | 第31-33页 |
| ·资源优势 | 第31-32页 |
| ·区位优势 | 第32页 |
| ·电价竞争优势 | 第32页 |
| ·政策优势 | 第32-33页 |
| 第四节 内蒙古能源经济发展特征 | 第33-41页 |
| ·内蒙古能源经济的总量特征 | 第33-36页 |
| ·内蒙古能源消费的品种结构特征 | 第36-37页 |
| ·内蒙古能源利用效率特征 | 第37-41页 |
| 第3章 内蒙古能源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1-49页 |
| 第一节 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不合理 | 第41-43页 |
| ·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过高 | 第41页 |
| ·煤炭开发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 | 第41-43页 |
| 第二节 电力工业发展不足 | 第43-45页 |
| ·电力生产产生“富电之忧” | 第44页 |
| ·电网建设落后 | 第44-45页 |
| ·发电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落后 | 第45页 |
| 第三节 新能源及其技术开发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 | 第45-49页 |
| ·新能源开发不足 | 第45-46页 |
| ·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利用水平偏低 | 第46-47页 |
| ·能源企业缺乏创新导致能源技术落后 | 第47页 |
| ·能源市场机制尚不完善 | 第47-49页 |
| 第4章 内蒙古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9-61页 |
| 第一节 国外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第49-51页 |
| ·加拿大注重发展清洁能源 | 第49-50页 |
| ·以色列注重开发新能源 | 第50页 |
| ·日本注重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 | 第50-51页 |
| 第二节 内蒙古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1-61页 |
| ·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第51-52页 |
| ·积极贯彻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 第52-54页 |
| ·适度进行煤炭开采,提升煤炭利用效率 | 第54-56页 |
| ·强化能源技术人才的培养及产权的保护 | 第56-57页 |
| ·强化金融服务对于能源经济发展的支持 | 第57-58页 |
| ·加快电力工业发展 | 第58-59页 |
| ·建立环境资源补偿机制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