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0-18页 |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染料分子 | 第11-13页 |
| ·金属复合物 | 第12页 |
| ·卟啉类分子 | 第12页 |
| ·不含金属有机分子 | 第12-13页 |
| ·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展望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 | 第13-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8页 |
| 第二节 理论部分 | 第18-30页 |
|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 第18-22页 |
| ·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 ·常用的密度泛函方法 | 第21-22页 |
|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 第22-23页 |
| ·分子光谱理论 | 第23-25页 |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第25-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 第三节 四苯基锌卟啉与四苯基锌酞菁敏化分子Q带吸收区域的精细光谱模拟与对比研究:包含Duschinsky和Herzberg-Teller效应的Franck-Condon模拟 | 第30-46页 |
| ·引言 | 第30-32页 |
| ·计算方法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 ·几何与电子结构分析 | 第32-35页 |
| ·计算模拟的光谱与实验光谱的对比 | 第35-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 第四节 缺电子嘧啶在锌卟啉敏化分子中的应用:理论研究桥连基团在敏化太阳能电池中起着的重要作用 | 第46-66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计算方法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61页 |
| ·基态分子的几何机构 | 第49-50页 |
| ·前线分子轨道分布 | 第50-56页 |
| ·光谱吸收性能以及电荷转移特征 | 第56-59页 |
| ·卟啉敏化剂分子的再生以及电子注入效率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第五节 缺电子嘧啶基与富电子苯基桥连基团的长度对光电转换效率影响的理论探索研究 | 第66-82页 |
| ·引言 | 第66-67页 |
| ·计算方法 | 第67-6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8-77页 |
| ·电子结构与光谱 | 第68-73页 |
| ·光致电荷转移 | 第73-7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附录 硕士期间已完成论文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