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对哥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引论第12-2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3-16页
  (一) 国外研究状况第13-15页
  (二) 国内研究状况第15-16页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第16-17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17-20页
  (一) 哥特文学第17-18页
  (二)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概念第18-20页
第一章 邪恶与病态的人物形象第20-27页
 第一节 恶魔的化身:欲望驱使下的造恶者第20-22页
  一、恶魔的化身第20-21页
  二、“梅菲斯特”式的引导者第21-22页
  三、伪君子第22页
 第二节 创痛的灵魂:形形色色的怪人第22-24页
 第三节 焦灼的心灵:非怪非恶的普通大众第24-27页
  一、被摧残的美的形象第24-25页
  二、内心纠结的普通人第25-27页
第二章 边缘人生体验下的人性情境第27-33页
 第一节 孤独与陌生:哥特式特殊环境的秉承第27-29页
  一、“孤岛”——封闭环境第27-28页
  二、异域文化场景第28-29页
  三、异常或极端现场第29页
 第二节 人性的失控:恐怖、离奇的情节的现代化用第29-31页
  一、凶杀情节第29-30页
  二、暴力情节第30-31页
 第三节 破坏欲与猎奇心:边缘题材的人性沉思第31-33页
第三章 明与暗:哥特传统主题与当代主题的全面呈现第33-39页
 第一节 善恶主题的继承与发展第33-35页
  一、兽性因子的胜利第33-34页
  二、伦理蒙昧的回归第34-35页
 第二节 爱与性主题的深入挖掘第35-37页
 第三节 当代主题的暗线拓展第37-39页
第四章 阴郁与简洁:哥特式的现代叙事艺术第39-44页
 第一节 冷静的叙事策略第39-40页
  一、叙事视角的多变第39-40页
  二、叙事时间的承载意义第40页
 第二节 简洁、独特的语言风格第40-42页
  一、平静、冷漠的语调第40-41页
  二、讽刺和黑色幽默的融入第41-42页
 第三节 恐惧风格的绵延发展第42-44页
结语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后记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危机
下一篇:论格洛丽亚·内勒姊妹篇小说中的两个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