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3-14页 |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4-15页 |
1 FDI 理论与技术溢出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FDI 与国际贸易经典理论 | 第15-17页 |
·基于国际贸易学说的 FDI 理论 | 第15-16页 |
·基于产业组织学说的 FDI 理论 | 第16-17页 |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渠道 | 第17-20页 |
·竞争效应 | 第17页 |
·模仿与示范效应(传染效应) | 第17-18页 |
·人力资本效应 | 第18页 |
·链接效应 | 第18-20页 |
2 我国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和利用 FDI 差异 | 第20-26页 |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 | 第20-23页 |
·经济发展的差异 | 第20-21页 |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 第21-22页 |
·对外开放水平的差异 | 第22-23页 |
·东中西部地区利用 FDI 的对比分析 | 第23-26页 |
·实际利用 FDI 占全国比例差异分析 | 第23-24页 |
·利用 FDI 来源地结构的差异 | 第24-26页 |
3 三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利用 FDI 差异 | 第26-36页 |
·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 | 第26-27页 |
·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增大 | 第26页 |
·人力资源丰富,具有人才优势 | 第26-27页 |
·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成果显著 | 第27页 |
·我国三大区域高新技术经济发展的概况及利用 FDI 的差异 | 第27-33页 |
·我国三大区域高新技术经济发展的状况 | 第28-30页 |
·我国三大区域高新技术利用 FDI 的差异 | 第30-33页 |
·影响东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因素分析 | 第33-36页 |
·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 | 第33-34页 |
·人力资本水平的分析 | 第34-35页 |
·拥有科技水平的分析 | 第35-36页 |
4 构建模型与回归结构 | 第36-47页 |
·模型建立—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 | 第36-37页 |
·本文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 第37-39页 |
·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39-45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39-42页 |
·模型的回归分析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5 促进我国三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第47-52页 |
·东部地区应采取的措施 | 第47-49页 |
·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外资质量 | 第47-48页 |
·加强东部地区技术创新的能力 | 第48页 |
·明确外资并购领域和改善东部地区企业投资环境 | 第48-49页 |
·中部地区应采取的措施 | 第49-50页 |
·加强政策扶持和改变外资引进方式 | 第49页 |
·注重发挥链接效应在中部地区的应用 | 第49页 |
·加快形成中部区域内部市场一体化的步伐 | 第49-50页 |
·西部地区应采取的措施 | 第50-52页 |
·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的力度 | 第50页 |
·明确外资企业并购领域和改善东道国企业环境 | 第50-51页 |
·加大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投入 | 第51页 |
·鼓励西部地区以部分带动全部发展模式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